第461章 凯旋回京群丑弹指灭,孝陵易帜老将(3 / 8)

加入书签

城刻‘守圉’,被王世贞贬斥为‘趋走画虎、附庸风雅’。”

“可是,他们文臣有何资格蔑视我等吾等冰河裂骨时,尔辈犹在暖阁吮毫!国家交给他们,他们只知道私心自用、党同伐异,对国事又有何裨益”

“浙江名士屠隆,带老夫参加南京《东园诗会》。屠隆此人比较敬重武将,诗会上作《长铗歌》赞老夫曰:横槊血凝鞘,犹胜簪笔妖。”

“结果你们猜怎么着却是惹恼了文臣陈有年。陈有年一点面子都不给,当众说老夫是粗鄙武人,没有资格参加诗会。此人当场作诗辱骂老夫:铠甲犹带塞尘腥,奚奴解诗不解兵。强将血刃换毛锥,笑煞江左白眉生!”

“你们听听,咱们武人在边塞杀敌报国,在他们眼里居然如此不堪!”

“老夫怒极,当众挥毫写诗回击:血铸雄关百万字,何劳腐儒判高低!”

“然后令士兵列阵击盾诵诗,声震秦淮。结果,他们又诬蔑老夫‘跋扈无礼’。”

“陈有年这首诗,老夫至今都记忆犹新。老夫不是个心胸狭窄之人,可是陈有年这首诗,老夫记了二十年!”

“你们可知为何因为这首诗,骂的不仅仅是老夫!骂的是全天下的将士!”

“老夫经此一事,彻底看清了文臣们的嘴脸。即便我们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能写诗著书、能熟读经史,我们在他们看来仍是粗鄙武夫!永远上不来台面!仿佛只要当了武人就是下贱,就天生低了他们一等!甚至就连文才不如老夫的文人,也能理直气壮的看不起老夫!这还有天理吗”

诸将听到这里,想起自己平时遭受文臣侮辱、奚落、轻视的遭遇,都是感同身受,愤恨不已。遥想当年戚帅在诗会上挥毫反击陈有年,不禁都是心中快意。

李如柏深有感触的说道:“家父为国征战数十年,得以侥幸封伯。可他堂堂总兵伯爵,麾下十万大军,却仍然被七品巡按当众呵斥,脸面无存。”

“大帅!”刘綎说道,“末将也曾被知县训斥,好生窝火,却是敢怒不敢言。稚虎先生既然说今后文武平等,那我等以后就不用在文臣面前唯唯诺诺了!”

“对!”麻贵说道,“不用再看文臣脸色!光凭这一条,就值得我们弃暗投明!”

戚继光道:“摄政说,朝中文臣有内阁,武臣就要有大都督府。他已经恢复大都督府,和内阁平级。以后我等武人,入了大都督府,就位同宰相!甚至,武人也有资格入阁!这就是古代的出将入相!”

诸将闻言,更是感到惊喜,觉得越来越有盼头了。

萧如薰却是心细,忍不住问道:“大帅,这世间很多事,无非是此消彼长。太傅要推行文武平等,尊卑只论官品,对咱们武将当然是天大的好事,也有利于恢复我华夏尚武古风。可是…文官们焉能甘心”

“他们掌握朝中和地方权柄,若是不甘心武将和他们分庭抗礼,势必联合反对…”

“反对又如何”戚继光冷笑,“眼下,南京就有人暗中反抗摄政,意图趁着摄政祭祀孝陵时,搞什么清君侧。摄政就在等他们自己跳出来。如今,差不多也是时候了。”

李如柏问道:“眼下我们是要去南京帮太傅平乱,还是留在镇江城待命”

“不急。”戚继光早就定计,“先驻扎镇江城,你们各自好好统御部众,只等太傅台命和皇帝圣旨。若能恰逢其会,当然再好不过。”

“还有,封锁消息,不得传出镇江城!府衙所有官吏,全部看押起来!”

“谨遵将令!”

戚继光刚吩咐完,侄儿戚金就身披雪的进入大堂,“叔帅,外面下雪了,这雪说下就下。之前还是阴晴不定,眼下突然就寒冷起来。”

“这江南的雪天,冷的和北地不一样,竟似更难受些。说是北方更冷,可这里冷的有些邪门。”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