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朱寅当我是宋江?封我为王,我就效忠朝廷!”(7 / 8)
入质,他不吝封侯赏赐,绝不算旧账。
对安邦彦,他没有什么指望。因为安邦彦顽固不化,投降的可能性很小。但朱寅的信,仍然写的很是诚恳。
先是堂堂王道。王道之不行,再行王师雷霆之怒!
水西只要效忠朝廷,你安邦彦就封侯,世袭罔替,再荫一子为男爵。
你安邦彦也可以到朝廷入职。儿子可入国子监。
给宋万化的信,朱寅就写的更加诚恳。
因为水西宋氏在历史上,一直忠于大明。贵州能建省,宋氏功勋卓著。两百多年来,水东宋氏一直在维护朝廷,调停朝廷和水西、播州的矛盾。
宋氏和安氏、奢氏不同的是,宋氏是汉人土司。
可是,忠于朝廷两百多年的宋氏,历史上居然响应了奢安之乱,最后导致灭亡。
朱寅在信中追叙了宋氏祖上对朝廷的功勋,表明朝廷一直记得宋氏的忠心。希望宋万化悬崖勒马,不要让宋氏列祖列宗的忠心为国,毁于一旦。
只有宋万化助王师剿灭叛军,就封其为侯,再荫一子为男爵。
并且表示,愿意和宋万化约为兄弟。
信中还告诉宋万化,奢崇明的大军已经全军覆没,奢崇明仅以身免。让他好自为之,不要错过最后反正的机会。
与此同时,安邦彦和宋万化也在观察明军。他们没有望远镜这种罕见的“神器”,看不清明军的虚实。但他们能判断出,明军绝对不止三万战兵!
可是,明军的兵力,肯定没有联军多。
安邦彦顿时放心不少。
他打算今日扎营,明日就和明军打一场,探探明军的成色。再看看,明军是不是真的缺乏火药。
对于奢崇明的话,他现在已经怀疑了。
明军如果真的缺乏火药,为何还主动南下迎战?不应该是固守成都么?
太阳刚刚落山,部下就送来了朱寅的信。
安邦彦打开一看,哈哈大笑道:
“果然!朱寅就会这一套!又是招安!招抚!”
“在我大舅哥身上用过的招数,再对我用一次?”
“还封侯?我堂堂千年水西,在乎他的什么侯爵?国公都不稀罕!异姓王倒是可以考虑,朱寅给的起么?”
“哈哈哈,朱寅小儿当我是宋江!我为王,我就效忠朝廷。”
他的堂兄、大将安宜山笑道:“朱寅这是心里没底,才招降我等。若是他底气足,还会这么小心小意的写信?汉人贵胄向来傲慢,看不起咱们爨人,岂能如此客气?客气就是有鬼。”
&nb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