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如此肺腑,当真骇人听闻!”(5 / 6)

加入书签

bsp; 江东之和綦才接触到朱寅如有实质的目光,都是心中有数。

    江东之贵为正四品大理寺少卿,却早就被朱寅暗中拉拢,成为朱寅一党,也是朱党之中地位最高的几人之一。

    监察御史綦才,也是朱党中的中坚人物。

    虽然朱觉很隐蔽,势力还不大,可在朱寅情报、金银、私谊的综合作用下,成为朝中凝聚力最强的暗党。

    江东之和綦才很快反应过来,孙羽侯这是逢君之恶!因为皇上讨厌戚继光。

    皇上认为戚继光是张居正的党羽,曾想武力支持张居正谋逆,该杀。

    后来因为没有确凿证据,朝中又有人谏言,说戚继光居功至伟,国家长城,皇帝才没有杀他。

    前几年起复戚继光,也是因为形势所迫,并非皇帝认为冤枉了戚继光。

    否则,这次岂有不封爵的道理?

    可是戚继光本就军功极大,这次在西北又立大功,却仍然不能封爵,传出去皇上也会受天下非议。

    如果此时,恰恰有人弹劾戚继光的罪状,那皇帝刚好有借口惩治、打压戚继光,不封爵也就有了理由。

    皇帝需要这种人,那么这种人自然就会自己跳出来。

    这不是逢君之恶是什么?孙羽侯就是这种人。

    可绝不仅仅是孙羽侯一人这么“聪明”。

    果然,孙羽侯话刚落音,刑科给事中黄运泰就出列说道:“臣,刑科给事中黄运泰附议!”

    他的手中也是一道弹劾状,“戚继光恃功而骄,居功自傲!他之前过通州,不经地方有司,擅开仓库取用粮秣!跋扈至此,地方官敢怒不敢言!”

    “戚继光在蓟州任上,冤杀游击将军王泰,诬陷王泰克扣军饷,却查无实据!还有,戚继光征讨蒙古、女真,得其精壮,并未向朝廷献俘,而是私养军中,以为家丁,这是要干什么?是不是养寇自重?”

    “方才孙羽侯面参戚氏贪墨军饷,超额豢养家丁,下官以为似可定论!若不贪墨军饷,戚氏拿什么豢养三千家丁?戚家早就亏空,他哪来的钱粮?”

    黄云泰说完,又看向通政使司通政使田蕙,“大纳言,下官所奏绝非虚言,还请大纳言收了下官劾状,呈送御前,伏请陛下圣裁!”

    百官面面相觑,神色都是精彩之极。可一时之间,谁也没有出头为戚继光说话。

    戚继光身份很是敏感,他是军中深孚众望的老将、名将,又是张居正的亲信,陛下心中的一根刺。

    就是几位阁老,明知道戚继光冤枉,心中也在掂量。

    御史队列中,郑国望忽然转头看向运来,给了运来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郝运来心思剔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