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朝鲜有事,便是大明有事!”(2 / 6)

加入书签

nbsp;   “这只是晚生的主张,敢问元辅有何高见?”他想关说元辅,获得元辅的支持。

    如果再有元辅的支持,那中日议和的国策就能敲定了。

    但其实他是有底气的。皇帝任命他为新的兵部尚书,当然也是倾向于议和。毕竟,皇上最怕花钱。

    “你们先议着吧。”王锡爵没有立刻发表意见,只是自顾自的斟茶。他想先看看,哪些大臣主和,哪些大臣主战。

    他忽然想到了申时行。已经致仕回乡的申时行,数日前来信说,希望自己主持议和大计,不要和日本兵戎相见。

    申长洲向来一心求稳,只求天下无事、内外相安。

    当年缅甸攻略云南,杀惨重,时任首辅的申长洲,就反对出兵讨伐,主张不可因战损伤国家元气。

    这一次,申长洲写信希望自己主和,也就毫不奇怪了。

    可是这一次,他才是首辅!

    不是申时行。

    沈一贯也没有立刻发表看法。他的想法和王锡爵一样,也是要先看看风向。

    石星又问赵志皋道:“赵阁老以为如何?”

    “我朝不宜劳师远征。”赵志皋神色凝重的说道,“倭寇之凶悍,世宗朝时几乎荼毒半壁,祸害甚烈。那时,倭寇最多一般也只是数万人,其中还有很多沿海民,不是真倭。可即便如此,也还闹腾了多年,糜烂数省。”

    “如今,他们光在朝鲜就有十几万大军。据说都是倭王亲自选调的精兵强将,绝非当年各自为战的倭寇可比。如此强敌,朝廷若是劳师远征,风险有多大?”

    “和日本在朝鲜大打出手,肯定是不成的。万一大军有个闪失,我等就是朝廷的罪人,自尽谢罪也于事无补了。若是能中日议和,那自然最为稳妥。”

    “从山海关到登州、莱州,设置为新的一镇,专门防御倭寇。沿山海之险要,加固堡垒,增设炮台,调集全国精锐轮番驻守,严阵以待。以守为攻,方为上策。”

    王锡爵听到次辅这话,神色阴沉了一些。他早就知道赵志皋是主和派,可此时听到赵志皋当众表态,心中还是不喜。

    这个赵志皋,真是之前被倭寇吓到了,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和和和,日本国都快灭了朝鲜、打进辽东了,他们就算接受议和,又会有多大的胃口?

    张位也点头道:“次辅所言,确是老成谋国。劳师远征和十几万倭寇在朝鲜大打出手,其中风险之大,万难蠡测。自古以来,中原数次出师高丽,多少男儿埋骨东国?”

    “大战一起,要消耗多少钱粮,杀伤多少人命?若是能议和,让日本退兵,自然是上策。”

    石星顿时大受鼓舞,说道:“两位老也赞同议和,可见议和可行,这以守为攻之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