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传谣言阴谋废摄政,率北军老将到长(1 / 5)

加入书签

第455章 传谣言阴谋废摄政,率北军老将到长江。

青羊宫,申牌五刻,夜色已深。

新官上任的蜀王朱宣圻,仍然兴致勃勃的来到青羊宫,和朱寅商议宗庙祭祀大事。

这段日子,蜀王十分欢愉充实。原来做官参政的感觉,如此美妙。

“太傅。”蜀王神采奕奕,如逢喜事,“太祖神像已经正位神堂,神主也点过了。从今以后,亲王、郡王也能祭祀太祖了。”

“太傅这等改制,真是功莫大焉啊。”

就在今日下午,绘绣好的太祖帛像,在道士们设坛打醮之后,隆重的迎入了宗庙神堂,置于始封蜀王神像之上。

蜀王宗庙之内,第一次有了太祖神像和神牌。

紫阳殿内,年轻的摄政太傅穿着本宫道士敬献的七星道袍,戴着五瓣莲纹的芙蓉冠,看上去宝相庄严。

“蜀王叔坐下说话。”朱寅放下南京来的密信,“康熙,给蜀王爷上茶。”

蜀王坐下喝了一口蒙顶石,抚须笑道:“此事若是传到北京,太上皇怕是要龙颜大怒。”

朱寅微微一笑,“他大怒就大怒。这种荒谬之制,太上皇早就该改改了,可是哪里能指望他说句大不敬之言,太祖就不该制定诸王不许祭祀他的祖制。”

大明朝有个很奇葩的祖制:宗室只能祭祀始封之王,不能祭祀太祖,剥夺了宗室祭祀太祖的资格,只有皇室才能祭祀太祖。

如此荒谬的制度,违背华夏孝道,却是太祖自己制定的铁律:“我死后,诸王不可祭我,只有后继之君可以。”

可见太祖是何等冷血的政治生物,对自己有多狠。为了保持大宗的地位稳定,剥夺了各家小宗祭祀自己的权力。

所有人都觉得不对!

诸王觉得不妥,百官觉得不妥。

哪有小宗不祭太祖的道理太祖才是共祖啊。大谬!

然而历代皇帝却很拥护太祖钦定的“小宗不祭共祖”的所谓祖制,严禁各藩祭祀太祖。

王世贞曾经很不满的写道:“高庙此制,使诸王不知共祖为何人。”

历史上,福王不想离京,就藩前还以此为借口向万历哭诉道:“臣去洛阳,此生不得祭太祖耶。”

胆敢祭祀太祖的亲王、郡王,处置极重。二百年来很少有人敢犯禁。

蜀王这些日子,也习惯了这位摄政太傅的做派,几乎是什么话都敢说,似乎没有什么忌讳。对太上皇固然毫无敬意,就是对太祖,也时有不满之意。

太傅对太祖的不满,主要是不满太祖制定的一些祖制。

实际上,这些祖制宗室们也不满,比如他这个蜀王。区别只是,太傅敢说,他却是不敢非议。

大家都知道很荒唐,都不想遵守。可亲王、郡王被看的很严,祭祀上不能有丝毫违制之举,诸王也只能不祭太祖。

反而是低层宗室,因为祭祀上朝廷监管很松,皇帝又不太在意,距离民间百姓又近,所以反而能祭祀太祖。地方官吏和百姓都认为于情于理应该祭祀太祖,也不会多管闲事的告发、举报、干涉他们祭祀。

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一个文化奇观:高级宗室不能祭祀太祖,底层宗室反而能!

真是咄咄怪事。

然后,皇帝们就替自己找了一个借口:“大明是以礼治天下。”

意思其实就是说:“国朝首先是以礼治天下,然后才是以孝治天下,礼制高于孝道,君纲高于父纲。”

作为太祖后裔,朱寅对这所谓的祖制也是嗤之以鼻。仅仅为了大宗的正统帝位,就剥夺小宗祭祀他这个太祖皇帝的权利那是不是不承认小宗是他的子孙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