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国之赤子,吾之手足!”(大章节(3 / 6)

加入书签

真的在乎祖制”

“摄政太傅若是解除宗禁,那就是万千宗室的恩人!再生父母!”

二哥也叹息道:“难怪有宗子要故意犯法,为的就是被圈禁凤阳高墙,起码圈进凤阳高墙有饭吃。当年代藩的那群贫宗们为了衣食,居然勾结蒙古鞑子造大明的反,也可以理解了。”

大哥冷笑道:“何止是代藩宗子勾结蒙古造反想造反的宗子多了,都是活不下去的朱家族人。几年前,就连庆王父子也反了,在西域搞出西明。太傅还在南京第二次靖难,搞出一个南朝。这不都是因为北朝无道对穷苦宗室都如此冷酷无情,何况对百姓呢”

朱芸娘忍不住问道:“大哥,朝廷也知道咱们这些穷苦宗室吃不饱饭,既然说是国库负担太重,关不起钱粮,为何还不解除宗禁,让大家自谋生计”

她还是第一次问这个问题,哪怕她只有十三岁,也觉得朝廷的做法很古怪。

祖制是全部封爵,全部足额吃皇粮。如今朝廷说宗室人口太多养不起,只能减少封爵数量,拖欠克扣禄米。这个道理大家也知道,大家都能理解。

可不理解的是,为何还要严格宗禁,仍然不许贫宗自己谋生为何还要百业禁止

朝廷给不起大家禄米,又不让大家自己谋生,难道是故意饿死大家么

朱芸娘想不通!

大哥解释道:“因为皇上怕解禁之后,宗室野心造反。文臣相公们怕解除宗禁之后,宗室们和他们争夺权位。豪绅巨贾们,害怕解除宗禁之后,宗室和他们争夺生意产业。”

“总之,从皇上到百官,都不希望宗室自由谋生择业,宁愿把宗室困死、禁死,也不敢冒险。”

朱芸娘还是不解,“那为何…摄政太傅就敢他组建宗军,让蜀王爷爷做官参政,为何就这么放心”

“许是因为…”大哥朱至濋想了想,“…太傅胸怀大气魄,不惧宗室造反!或者感同身受,不忍心再禁锢宗室。”

“总之,要解除宗禁,也非他这种大英雄不可。一般人,还真就不敢做、不愿做!”

朱至渂提起茶壶,给大哥、二哥都倒了一杯,说道:“大哥、二哥,我要去吃饷,加入宗军,除了拿饷养家,还有立功为将的机会啊!”

“好!我答应你!”朱至濋怎么会反对这可是求之不得的好机会,起码宗子可以当兵吃饷了,算是解禁了一个行当,不是什么都不能干了。

“大哥!我也去!”老二朱至澋也道,“告示说十五以上、三十以下,老三十八、我二十一,正是当打之年!我们的身板也算硬实!就是空有力气无用武之地!”

宗子们有一个普通百姓没有的优点:身材比较高大,大多数宗室都比普通男子长得高。甚至就是脑子,也比一般百姓聪明。即便是穷苦宗室也一样。

至于宗室女子,也比一般女子长的更周正、皮肤更白。

这是因为,宗室祖祖辈辈毕竟一代代富贵过,娶妻纳妾都是优中选优。两百年下来,后代已经被优化。即便如今穷了,可底子还是比普通百姓好。

朱至渂道:“二哥说的对!而且我们还识字,能看兵书、兵册,听说摄政太傅喜欢识字的兵。”

朱至濋点头,“嗯,识字的兵,的确更容易提拔。若太傅真的喜欢识字的兵,那就更有机会了。”

宗室藏书多,还有专门的宗学可上,将军爵位的还配备专门的教授、学录官员。他们的教育其实比宫中被后妃、太监教导的皇子更好。

这就是为何藩王之子继位的嘉靖,会比他的堂兄武宗更聪明,也比他的儿子、孙子更聪明。因为宗室的教育比皇室强。

就说朱至渂这种宗室底层,虽然为衣食发愁,屡有断炊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