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战成都南明讨崇明,破猓猡稚虎征黑(2 / 9)
然在高丽歼灭倭寇二十余万,导致倭寇再次陷入分裂,就连倭国国王,都被抓到北京当了俘虏。
次子杨可栋从高丽回来之后,言之凿凿的告诉自己说,杨氏造反必败无疑,万不可有反明之心!
次子从高丽带回来的生还将士,也都告诉自己,绝对不能反抗大明,播州绝不可能是朝廷敌手。
于是,他只能打消了造反的念头,暂时掐灭了心头的野心之火。
不久之前,南京居然发生第二次靖难,大明一分为二,他以为机会来了,而且是千载难逢的起兵良机。
可是谁知,朱寅给他写了一封信,说泰昌皇帝有意让他嫡女当皇后!
只要他同意,就是国丈!
而且,朱寅的信言辞恳切,说只要忠于大明,可与自己约为异姓兄弟,交换庚帖。
他立刻打消起兵冒险的念头,在次子的劝说下,决定效忠朝廷,一边谢恩聘嫡女为皇后,一边亲自挑选一万播州精兵,去白帝城等候朱寅。
见到朱寅之后,那摄政太傅十分平易近人,对他十分亲和。于是,他就和朱寅交换庚帖,约为异姓兄弟。
等到他见到朱寅的治军御下之能,尤其是见到朱寅带来的一万靖海军,他才庆幸自己的决定有多么正确。
他平时自恃播州兵强马壮,可是和那一万靖海军相比,他带来的一万最精锐的播州苗兵,气势上居然被压得死死的。麾下那些凶悍的苗家硬手,在那号称靖海八旗的汉兵面前,一反常态的老实起来。
兵和兵,就怕比较!
他还听说,这样的精兵,朱寅在海外还有好几万!只是因为朱寅在海外有很多领地要守,没有都调过来而已。
可见和朱寅这种人为敌,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朱寅是那种夙慧天成、深不可测之人,万不可欺其年少。民间说其是星君下凡,应该不虚!
和朱寅当朋友最好。就算不是,也绝对不能与其为敌。这是认识朱寅以来,他对朱寅的认识。
奢崇明得罪了朱寅,命运堪忧了。
就算这一仗接下来打的波折反复,最后赢的也一定是朱寅。
杨应龙想到这里,看着叛军大营的黑虎旗,心中不禁有点感慨。
就在不久前,奢崇明还派人送信,约自己一起反明,请自己攻打长沙。
杨应龙收回目光,抚摸着浓密整齐的胡须,对朱寅笑道:“稚虎兄,我们如此威势,叛军必然不堪一击啊。”
朱寅神色淡漠的望着收拢的叛军大阵,语气带着一丝不屑:“奢崇明拒绝我的招抚好意,一心造反求死,那就成全他。不过,叛军不可小视,我军也不可大意。”
“汝霖兄,奢崇明在明面上,如已发之矢,实不足虑也,我军可一战而破。我所虑者,已非奢氏…”
杨应龙不愧是一方诸侯,历史上曾经起兵反明的狠人,他立刻就明白了朱寅的意思。
“稚虎兄担忧的,可是南边的安氏、宋氏”
朱寅点点头,手中马鞭往南一指,“知我者,汝霖兄也!探子汇报,水西安氏、水东宋氏,都可能响应奢崇明。他们距离成都,只有半个月的路程,若是已经起兵,那么就更快了。”
虽然虎牙在密切监视安氏、宋氏,但情报说两家高层一直在犹豫不决。主张起兵叛乱的人占了上风,可两家族中反对叛乱的势力也不弱。
所以,虎牙也不能断定两家一定会造反。虎牙的报告是,安氏、宋氏有六成的可能,会突然通过起兵叛乱、响应奢崇明的决议。
杨应龙忽然想到了什么,眉头一皱的说道:“安氏、宋氏等家,若是真的造反,肯定已经知道稚虎兄入川了。那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