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逆臣!逆子!安敢欺朕!安敢欺朕(3 / 6)

加入书签

然后鸿胪寺鸣鞭三响,千余文武官员一起跪拜舞蹈,山呼“万岁”,声震皇城。

朝拜天子之后,翰林学士册宝宣诏皇帝身登大宝。登基大诏没有太重要的实质内容,最重要的是宣布年号。

年号,就是正式宣告,新君已践天子之位。

新帝的年号,当然是朱寅早就定好了的,直接让礼部走个流程筛选出来。

但听登基大诏宣布道:“……既胤帝统,祈愿否极泰来,国泰民安,盛世永昌。泰者,天地交感,国运昌盛。是以定年号曰‘泰昌’,即日改元,万历二十四年,即为泰昌元年…”

泰昌!这就是新朝年号了。

而且朱寅做的很绝,不是次年改元,而是立即改元,一点也不给万历面子。

眼下是趁着万历大失民心,争夺正统的关键时刻,当然应该立刻改元。

所谓次年改元,那是先帝已死,新君继位,可以从容等到第二年。可是眼下,是父子二人一南一北,天下有两个皇帝,大明等于是分裂了。改元怎能拖到明年

要么不做,要么做绝,让天下人看到南京朝廷的决心!否则,天下人今年怎么称呼南京天子改元了,就能称呼泰昌皇帝,名号上才能和北京的万历皇帝分庭抗礼。

朱寅拒绝次年改元,很多大臣都是反对的。可是支持的人也不少,最后当然是摄政太傅一锤定音的决定了。

至此,登基大典的主要仪式已经礼成,泰昌皇帝就正式登基了。

但这还没完,接下来还要京营阅武,也就是皇帝象征性的检阅禁军,表示统御三军。

于是,皇帝在武英殿的戎装阁换了“天子大铠”,配天子剑,然后在百官的扈从下,骑上御马出宫,来到午门五凤楼,观看受阅兵马。

整整一万靖海军将士,早就甲胄鲜明、旗帜森严的列队而待。但见大军如龙似虎,气势如虹,皇帝看了连声赞叹,百官却是又惊又喜。

惊的是这兵马端的厉害,谁都能看出是天下精兵,远非寻常官军可比。太傅哪里搞来这么强悍的一支兵马

喜的是,南京有这么一支精兵,新朝就更加安稳了。北朝奈何不了新朝,新朝将来才有机会推动两京合流,以南统北。

但听城外江畔的大炮鸣放九响,燕子矶回音三荡,金陵城二十一炮台次第响应,全城鼎沸。

午门的一万大军全部下拜,山呼万岁,惊天动地。

已经被繁琐的大典折磨的有些疲惫的朱常洛,听到将士们的山呼,这才赶紧恢复了精神,感到十分提气。

到此,其实就结束了。

朱寅知道,明朝皇帝阅兵其实就是走个形式。除了极少数几人,绝大多数明帝都是象征性的穿一下大铠,在城头冒个头,或者骑马被人牵着走一圈。

此时,已经夕阳西下,宫里和城中处处华灯初上。奉天门悬九联鲛纱龙灯,各处官衙悬挂七宝琉璃官灯。

焰火也开始燃放,就是城外的萤火虫,也繁星般的片片亮起。

皇宫大宴的时间终于到了。百官散朝出宫更衣。皇帝回銮乾清宫,换了常服,然后再次驾临奉天殿,参加等级最高的宫宴:奉天宴大宴。

朱寅已经率领千余官员,等候在奉天殿,静候天子驾临。

他果然与众不同,真就是乘坐六驾青缦金辂来的。金辂到了午门,又乘步辇入宫,百官道遇太傅,皆道左行礼,尽现摄政太傅的超然。

宴会当然早就筹办好了。有银子什么事不好办

不管水陆八珍,还是海外佳肴,都是应有尽有。美中不足的是,没有外交使团的使臣参加。

等到换了常服的泰昌帝驾临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