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生女聘妹,双喜临门(1 / 6)
第421章 生女聘妹,双喜临门
第二天端午节,朱寅就派出信使,飞送南京魏国公府,面呈徐小白亲启。
虎牙有自己独立的私驿体系,虽非朝廷的六百里加急,可传递消息也比朝廷三百里常递快的多。仅仅七天之后,徐小白就收到了朱寅的信。
却说魏国公打开信一看,果然是熟悉的字迹,书法堪称当代名家,写的竟是:
“…吾有义妹,情同手足,名唤吴忧。吾妹年方十九,秀外慧中,静如秋月,雅如春风。虽非稀世难得,亦属万里挑一,吾钟爱如明珠。高门子弟往复求聘而不得,因志趣高洁,非俊杰而不嫁也…吾与采薇常言,可配吾妹何人也,必当世之英雄…”
“令堂三年丧期已满,服阕释服,吾兄既已吉还,当为嫁娶之喜。吾兄人物风流,德才兼备,春阳之温,如玉之莹,谦谦君子,堂堂丈夫。更兼累世簪缨,门第高贵。吾兄之才,足配吾妹也,真可谓珠联璧合,天作之合也。愿结朱陈之好,缔秦晋之盟,约潘杨之睦,金兰永固也…”
“诚心结缘,愿吾兄不以吾夤缘攀附也…”
书信
徐小白看了朱寅的书信,不禁笑道:“原来稚虎还有一个义妹待字闺中,早知如此,该先行下书求聘了。”
他想都不想,就毫不犹豫的答应了,而且满心期待。甚至不考虑八字合不合。
没有其他原因,只因为此女是朱寅的义妹,而且得朱寅钟爱。
朱寅是什么人两人相识近十年,徐小白当然心知肚明。
朱寅看似温和,仿佛对谁都客客气气。可是这位稚虎先生其实眼眶极高,能入他法眼的人真没有几个。
自己能勉强被他认可,也是因为少时在女真部落的旧情。
稚虎这等人物,可想而知他的义妹吴忧,绝非一般女子可比。就算不如采薇,也肯定不同凡响。
退一步说,就算此女一般,可只要能和稚虎结为姻亲,他也是愿意的。
徐小白很是高兴,当即去告知叔母沈氏。
他因为父丧、母丧无法娶妻,府中的对牌、钥匙、账本,都是叔母沈氏代为掌管。
“叔母大人。”徐小白来到叔母的佛堂,“江宁侯朱寅是孩儿至交好友,他有一妹…”
“稚虎先生虽然名满天下…”沈氏神色微微不悦,“可他毕竟已经被贬为知县,传闻皇上猜忌他,有功不赏,怕是将来有不测之祸,我家岂可和他结亲若是受到牵连…”
徐小白的语气也冷了下来,“我魏国公府乃开国勋贵之首,与国同休,岂能等闲受到牵连”
“愿意和稚虎结为姻亲的人,天下不知凡几,孩儿不想错过…”
沈氏有点不甘的闭上眼睛,“罢了,此事我不管,汝自去寻冰人做媒下聘去吧。”
她知道,这次怎么也无法阻止侄儿娶妻了。
徐小白立刻回书朱寅,同意这门婚事。因为南京距离彭水遥远,所以派遣冰人连带聘书、聘礼一起送达。
与此同时,徐小白又发文南京礼部衙门,报备和朱寅之妹定亲。他是国公,定亲必须要向礼部报备。正式迎娶之前,还要上奏皇帝。
当然,只要没有足够的理由,皇帝也不会反对。
等到走完三书六礼,迎娶怎么也要到十月。但只要定了亲,他就安心了。
……
端午开始,朱寅几乎日日陪伴宁采薇。县中事务,几乎都交给县丞、主簿和几个幕僚,当起了甩手知县。
除非人命官司,否则他不会亲自坐堂。只是在内宅陪采薇写字、操琴,有时亲手做孕妇餐,投喂妻子。
五月二十,朱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