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三年倏然而过,信王就藩九江。(2 / 5)

加入书签

判之职事务繁忙,夔州此去二百里,还请立刻启程履新,无需为了我耽误时辰,免得夔州知府不悦。”

陈思德道:“虽是如此,可下官终究还是有件事,想说与宫保相公知晓。”

朱寅虽然被贬为知县,可毕竟还有太子太保的头衔。陈思德为了表示尊敬,就称其为宫保相公,而不是朱知县。

朱寅心中有数,不动声色的笑道:“陈兄但说无妨。”

陈思德摘下官帽,身子微微前倾,声音也低了些,“彭水县实际人口最少九万,苗人就有四万,占了将近一半。苗人平时倒也算恭顺,可去年以来,播州杨家数次秘密派人来本县,联络本县苗人土目,怕是居心叵测。”

朱寅不禁深深看了陈思德一眼。此人能察觉到这一点,足以证明是个人才,可惜入仕十几年,这才刚升到六品。

陈思德又介绍了一下本县的情况,就提出告辞。

朱寅送别离任的陈思德,在县衙前院的土地庙焚香之后,就搬入古旧而幽静的三堂后宅。

三堂是知县内宅官邸。东厅、西厅、园、亭台等一应俱全,但占地只有两亩,是个精致小巧的庭院,根本住不下朱家的好几百人口。

朱寅只能选了一百人住在知县官邸,剩下的人全部租住在城中的民房、客栈。

冯梦龙、孙承宗、高攀龙三个幕僚待遇最高,更是住进朱寅为他们租赁的城中小院,单门独户,还有私兵保护。

当天晚上,本县贰佐、豪绅、夷人土目等数十人,一起设宴为朱寅接风。

宴会上,朱寅举杯说道:“兄弟初来乍到,还需仰仗各位同仁协心协力,共治一方。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兄弟没有这三把火烧,惟愿县中吏治清明,治安良好,诸族融洽,百姓安居乐业。”

“以矿税为名的苛捐杂税,我已让税监衙门免除,今后一体免征…”

众人听到这里,都是又惊又喜,一起站起来举杯相敬。稚虎先生这是为彭水县做了一件大大的好事啊。

一上任就惠及本县万民。

朱寅继续说道:“可是兄弟也和诸位约法三章,兄弟的性子爱较真,向来最爱公正二字。尤其是事关百姓福祉的政务,更是不敢马虎大意,也不怕亲力亲为。”

“从今往后,无论是农桑、匠作、赋税、诉讼、赈济、劳役、文教、治安、水利、采伐、驿运等诸事,上到本官、县丞、主簿、典史、巡检、教谕,下到书吏、衙役、捕快、驿卒、狱卒等,凡是吃皇粮者,都要践行公正二字。何为公正其实很简单,做到合法、勤政四字即可。”

“阖县大小官吏,做到了公正二字,本县就能大治。本县大治,本官保你们升官加俸、皆大欢喜。做不到这二字,那本官也爱莫能助…”

“本官八万亩爵田庄园,有一半在彭水县。本官的庄园,田租只收二成。”

一番话说的众人心中凛然。自己的庄园,也只收佃户二成!

朱寅这种新上司,他们哪里敢抗拒只能唯唯诺诺的表态,必不负宫保相公所望。

能在县里做官的人,谁不是人精他们很清楚,要是再像之前那样贪墨钱粮、渎职懈怠,怕是再也无法过关!

第二天,朱寅就坐衙理事,亲自过问县政大事。请冯梦龙为文书师爷,孙承宗为刑名师爷,高攀龙为钱粮师爷。

第三天,就开始巡视监狱、仓库、县学、驿站、官田、码头、集市等地。又巡查城防、武库、百户所,检阅巡检司和三班衙役。

接下来,又去走访汉家村镇、苗人村寨,到九黎城去视察民情。

一连好些天忙碌县中政务,和孙承宗等几个幕僚忙的东奔西走、夙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