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短棺材的狗戳!(2 / 5)

加入书签

然是统帅千军万马、叱咤风云的经略大臣,依旧大权在手、智珠在握一般。

郝运来顿时有点无趣了。

稚虎啊稚虎,原本以为你被贬之后,狼狈不堪、意气消沉,我也能好好取笑你一番,出出当年积郁心中的闷气,然后再假惺惺的安慰你一番,如此也算一段佳话。

你这仕途一落千丈,一夜之间被赶出京师贬为知县,以后再也难以出头了。可谁成想,你居然还这么神气活现

稚虎,你难道真的不在意官位权势吗我不信!

郝运来有些憋得慌。他盼了好几天,想看到倒霉之后长吁短叹、牢骚满腹的谪臣朱寅,今日虽然盼来了朱寅,可是朱寅完全没有那种落拓之色。雅量高致这四字评语,仍然拿捏的死死的,令人亲而难犯。

他就像一拳打在上,别提有多腻味了。

朱寅随众人一起入城,但见城中街道繁华,鳞次栉比,来往的行人不仅有汉人,还有苗人、土家人、彝人。不愧是汉夷杂居的西南大邑。

看到郝运来,城中百姓一起跪拜,口称“公祖”。

等百姓们知道朱寅就是稚虎先生,很多人更是神色激动下拜,高呼“文曲星君”。

就是不少夷人,也对着朱寅纷纷下拜。一时间,围观的百姓水泄不通,都是争相一睹稚虎先生风采,无不啧啧称奇。有些人还说“真像,真像”。

朱寅也只能环环作揖回礼,请众人免礼。

郝运来见状不禁好生嫉妒,强颜笑道:“稚虎果然是有生祠的神童啊,天下何人不知君哦,这城中的金碧山上,就有你的神童庙,香火很旺,已是城中一景了。”

朱寅却是呵呵一笑。他当然早就得到秘报,重庆府城有自己的生祠,存在快两年了。

朱寅看到城中汉、夷之间和睦共处,对郝运来说道:

“能把这种百族林立、民情复杂的地方治理好的地方官,必然是能臣。难为化吉兄了,你也不易。”

郝运来自失的一笑,语气关情的说道:“实不相瞒,对我这么说的官员,仅稚虎兄一人耳。唉,还是稚虎你了解我啊。”

他指指那些土民,“重庆府虽然是流官治理,可将近一半都是各族土民。大小土司多自行其是,对朝廷官府阳奉阴违。要治理好他们,朝廷将来必须要完全废除土司,全部改为流官。”

“朝廷要是任我为四川巡抚,授我封疆大权,给我十年工夫,我就能治愈四川族群不宁、汉夷相争的千年之疾,还诸葛武侯之时川蜀大治!”

朱寅不禁深深看了郝运来一眼。此人能有这番见识和魄力,之前倒是小看他了。

改土归流的大政,明朝一直在做,但推进很慢。朝廷担忧牵一发而动全身,造成西南大乱,魄力终究差了。

西南土民族群众多,后世分为很多民族,如苗、彝、瑶、土家等,但无论什么族群,大多数人都是“土民世为奴,土司可生杀予夺”。

用朱寅的话说,这些少数民族百姓在身份上都是农奴,而且世代为奴,生死荣辱皆操于各级土司之手,没有人身自由。

西南土司其实就是有封国的贵族领主,三百家大大小小的土司,统治着上千万土民。大者统民百万,小者统民数千。

这些人口名义上都是大明百姓,可是却不登记在朝廷的黄册上。所谓“夷民不入王籍”。土司也不对朝廷交税,只是定期进贡或者奉令出兵。

朱寅听了郝运来的话,笑道:“那我就祝化吉兄早日当上四川巡抚,建功立业。”

两人穿过中城大街,进入知府衙门。朱寅这才被请到知府官邸的厅奉茶。

郝运来没有让同知、通判等贰佐属官作陪,只请朱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