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江宁侯,陛下召见!”(3 / 5)

加入书签

来取代朱寅

若是如此,那么朱寅很快就不是经略使了啊。明朝皇帝此时派人来替换朱寅,就足以说明:朱寅已经失宠!

想到这里,高丽君臣看向朱寅的目光顿时有些不同了。之前还是毕恭毕敬、谨小慎微,转眼间就变得有点冷漠了,笑意都开始消失。

高丽君臣跟随朱寅一起出城,很快就看到了打着钦差仪仗的队伍。

朱寅和宋应昌是熟人,一眼就认出了身穿二品文官常服的宋应昌。

“思文兄!”朱寅抱拳笑道,“一别数月,没想到在高丽相见!”

宋应昌是兵部左侍郎,位序在他之上,加上资格很老,所以朱寅对他一直待以前辈之礼。

宋应昌也拱手笑道:“稚虎贤弟劳苦功高,朝廷接到捷报,内外振奋,都说你是孔明再世呢。”

戚继光也上前拱手:“见过宋相公!”

宋应昌对戚继光很是敬佩,也赶紧还礼道:“见过大将军!”

当下明军诸将一一上前参见。高丽君臣也很高兴的主动拜见,似乎比谁都高兴。

寒暄之后,宋应昌这才取出一道黄绫诏书,公事公办的说道:“朱寅、戚继光接旨!众人准备跪迎!”

朱寅和戚继光一起拱手:“臣朱寅(戚继光)接旨!”

随即引导宋应昌入城,在景福宫准备好香案,燃香之后众人一起跪下,黑压压的跪了一大片。

宋应昌站在香案之前,展开诏书道: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曩者倭奴狂逞,秽污东藩,卿等率师入朝,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躬擐犀甲,斩馘无数,露布飞传,振我大明国威。朕闻报不胜欣慰…”

“…卿等宣劳勠力,寒霜征衣,今倭寇覆没,东国廓清,特敕兵部左侍郎宋应昌驰驿代任,纾缓征伐之劳苦,解六军之符,归朝天之阙……尚方剑一并转交,钦此!”

朱寅和戚继光早就知道,倒也罢了。李如松等将领闻之,都是心中惊讶。

皇上这是夺了经略使和大将军的兵权

仗都打完了,军功也实打实的到手了,接下来只是战后事宜,皇上根本没有必要再派一位钦差来取代经略相公啊。

而且,圣旨中说“卿等”,而不是说“卿”,对经略相公本人的功劳提都不提,这是故意淡化经略的抗倭大功。

皇上这么做是不是过了即便猜忌经略相公,也不用这么着急啊。

难道朝中还出了什么事

一时间,别说是熊廷弼、毛文龙、曹文诏等将领,就是李如松、麻贵等人,也为朱寅感到不平。

冯梦龙、孙承宗、高攀龙这三个幕僚,都腹诽皇帝所作所为不厚道。

相反的是,高丽君臣却是心中舒爽,大有扬眉吐气之感。

原来,明国皇帝撤换了朱寅,改派这个宋相公为新的经略。

这道圣旨一下,朱寅就无权插手高丽大事了,只能灰溜溜的滚回去。

哈哈哈,好!太好了!

此时此刻,高丽君臣满心都是朱寅被撤的欣喜,浑然忘记了是朱寅率军数次大败倭寇,这才解高丽于倒悬。

他们只记得朱寅的“专横跋扈”、“颐指气使”、“油盐不进”,只记得朱寅对他们的“羞辱”、“欺压”。

至于朱寅对高丽的恩德,他们下意识的过滤掉了。

他们眼下只想讨新经略欢心。怎么巴结新经略呢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冷落前经略,巴结新经略了。

“臣领旨,谢恩!”朱寅的神色很是平静。

宋应昌将圣旨交到朱寅手中,扶起朱寅,有些愧疚的说道:“稚虎贤弟,我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