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臣请乞骸骨!(2 / 5)

加入书签

>

接着,快到文华殿的御辇突然掉头,又往乾清宫而去。

却说王锡爵等阁臣、九卿,接到文华殿陛见的上谕,都是精神一震。

皇上好几年不到外朝了,今日居然在文华殿召见,说明皇帝愿意听听百官的呼声了。

这就是好消息。说不定,皇上真会因为今日的甲寅之变和海瑞之死,改弦易辙,回心转意。

那就是否极泰来,大明之福啊。

于是,王锡爵等人立刻兴冲冲的从午门来到文华殿,恭候皇帝大驾。

众人商议,等到皇帝升坐文华殿,一定要借助这个难得的御前会议,畅所欲言,拿出一个稳妥的善后之法,帮皇上妥善处理甲寅之变,化解争端,安抚内外人心。总之,宫里和外朝达成妥协各退一步,才是解决之道。

既不能让大家太失望,也不能让君父太为难。

谁知王锡爵等人还没有等到王驾,却等到了前来传达口谕的御马监掌印太监,宗钦。

“各位相公。”宗钦笑眯眯的说道,“陛下因为身子欠安,临时不能驾临文华殿了,已经半途折返乾清宫。陛下口谕,传三位阁老乾清门陛见。其他相公,就不见了。”

什么众人顿时郁闷至极。这不是儿戏么上谕让他们来文华殿议事,怎么皇上又变卦了

还以为皇上开始转性,来文华殿议事就是一个好兆头,谁知半途又回乾清宫了!

乾清宫距离文华殿不到一里地,御辇半刻钟就能到,可皇上都不愿意来!

这像话么

阁臣和九卿都是脸色阴沉,心中失望。

王锡爵只能说道:“请宗公公回禀陛下,臣等三人随后即到,烦陛下稍后。”

等到宗钦离开,左都御史李世达首先怒道:“陛下这是言而无信!发了上谕说驾临文华殿议事,召集我等前来,结果又折回了后宫,只见阁臣!”

吏部尚书孙丕扬冷声道:“陛下怠政一至于此,越来越儿戏国事了。海公临终前的担忧,怕是都会应验。君父如此任性,我等身为臣子,如何自处”

“如何自处”礼部尚书罗万化冷笑一声,“无非是辞官罢了。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王锡爵叹息一声,说道:“诸位先去午门维持秩序吧,让百官和士子们稍安勿躁。我等三人自去乾清门。诸位放心,内阁一定帮陛下拿出一个章程,横竖要有个交代。”

孙丕扬浓眉一扬,“三位阁老,见了陛下不会一味迁就吧元辅,你可一定要坚守底线。”

罗万化也道:“是啊三位阁老,若是陛下不愿让步,我等的底线也万不可失,海公的谥号,还有入京请愿的定性,就是底线。”

其他人也一起点头。

没错,给入京请愿一个正面的定性,给海瑞一个好的谥号,就是群臣的底线。底线守住了,说明局势大体可控。若是这个底线守不住,那么朝政就会彻底失衡,宦官集团可能会真正把持朝政,重演东汉晚唐故事。

张位说道:“今日,张某就算殒命乾清门,也绝对不会让陛下任性。不过一死而已!皇明二百多年,被杖毙的谏臣数不胜数,多我一人何妨!”

王锡爵白须飘飘的沉声道:“此事必然要有人出面负责,我是首辅,舍我其谁事情闹到这一步总不能让君父下罪己诏吧可我辞官前,拼却这身朽骨残躯,也要妥善解决此事,还请诸位放心。”

他知道,自己这个首辅已经当到头了。前次王师在高丽大败,是次辅赵志皋出面背锅请辞,现如今赵志皋已经致仕回乡。今日甲寅之变,轮到他这个首辅出来担责了。

总不能让陛下担责。

平时,文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