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这是一个圈套!我们上当了!”(2 / 4)
力入海,难以及远,自然对近在咫尺的夷狄也无可奈何。”
“天道无常方为至理,太祖之制不可再守,否则就是刻舟求剑。只要我大明主动求变,具备新异之势,国运重生,便能像洋夷那样,远及万里之外。遑论周边异族”
“等到主公夺回帝位,还请主公以决然之心,冒天下之大不韪,废弃祖制,革故鼎新,锐意变法。唯此,大明国运才能挽回。否则,主公便是当了皇帝,只怕也是亡国之君,又何必去争呢”
“不过,我观主公早有变法之志。只怕主公心中所想,高山大壑,深谷藏舟,远非我所能揣度。”
“主公心系苍生,怎是为了一己之私争夺帝位主公既然出乎公心大义,为了天下盛世才争,当然胸有成竹,心怀大略。老朽这番话,不过是班门弄斧罢了。”
朱寅欣然颔首,“英雄所见略同。先生之言,与我心有戚戚焉。先生放心,只要我掌天下大权,敢教日月换新天,不合时宜的祖制,我不会遵从。先生期盼的新异,早已在我心中。比如这八股取士,定然废除。”
徐渭笑道:“果不其然啊,主公真是命世之君,救世之主,老朽先为陛…主公贺!”
朱寅坐直身子,正色道:“若我真能继位,先生就是大明宰相,中书令或尚书令!”
徐渭神色期待的抚须道:“老朽以为,还是中书令更适合我。”
…
第二天,朱寅公布告示,以大明朝廷和经略使的名义,赈济高丽百姓。缴获的近二十万倭寇军粮,全部用来赈济。
整个平安道、咸镜道的高丽百姓,按口授粮三斗,必须要留下今年的种子,要求各地立即春耕。
为了防止贪墨,并且收买高丽民心,朱寅让冯梦龙、孙承宗、高攀龙等人为赈济大使,再下令用明军中不再上战场的伤兵,充当赈济员,跟随赈济大使分赴各地赈济高丽百姓。
完全绕开了高丽朝廷。
赈济公告一宣布,最先知道消息的义州顿时一片欢腾,犹如久旱逢甘雨。本就对高丽朝廷心怀不满的高丽人,对王廷更加不满,对大明和朱寅却是更加感念。
高丽王君臣眼见朱寅完全绕开了他们,直接赈济本国百姓,不禁恨得牙痒痒,暗地里无不咒骂朱寅。
至于朱寅大败倭寇光复高丽失地的恩德,他们下意识的忽略了。
朱寅等人忙着赈济、春耕之事,宁清尘也很忙。
她甚至比朱寅更忙。
除了带领军医营医治明军伤员,她还指导大批学生解剖日军尸体,讲解人体器官。短短几天,军医营就解剖了上千具倭寇尸体,在宁小医仙的指导下,制成了大量标本,解剖和手术经验都是突飞猛进。
宁清尘更是下了“突击进步,跑步成材”命令,将很多倭寇尸体用盐水腌制起来,延缓腐败,然后下令每人一个月内,都要完成一百例的综合解剖手术,能够熟练打开胸腔、腹腔、颅腔,熟悉器官、骨骼、血管等组织。
除此以外,还“好心”的给被俘的倭寇伤员做手术,用的也是新研制的、效果不明的麻药。
宁清尘亲自做的大手术,大多数“患者”活了。那些被她救治的倭寇伤员,对她感激涕零,甚至称呼她为主公。
而学生们做的大手术,“患者”九成都是死翘翘。但他们的技术又的确在突飞猛进。
被活体解剖的日军伤员,成百上千。
还有上千的倭寇俘虏,被用来试验各种药物,观察用药后的毒副作用和身体反应,收集临床数据。
宁清尘和两百个带到高丽的学生,个个忙的焦头烂额,一天只睡三个时辰,
利用大量的日军俘虏和尸体,用如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