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保住爵位,自贬离京?(3 / 5)
能控制朝政,废黜恭让王。
要是没有粮食善后,他很可能成为第二个恭让王啊。
自己的儿子光海君,会不会趁机篡位
说来也怪,李昖现在急需粮食挽回民心,可他偏偏又带头贪墨大明援助的粮食。至于他和高丽权贵们截留粮食发国难财的事,他下意识的忽略了。
因为在他看来,能拿出一半救济粮赈济百姓,就足以证明他的仁君本色了。还要怎么样
柳成龙低声道:“殿下如今只能忍字当头,徐徐图之。我国无粮,还是要靠大明。殿下可上奏大明天子,言及高丽百姓嗷嗷待哺,叩请大皇帝垂怜。”
“至于朱寅小儿,他年纪轻轻便已经功高盖主,岂能有好下场他声望越高,只怕将来就摔得越惨。等到他倒霉,殿下就上奏皇帝,狠狠参他一本,弹劾他专横跋扈,逼迫高丽之主跪拜,僭越礼法。”
高丽王点点头,“好,那寡人就冷眼看他得意。等他马失前蹄,再和他算账。”
“柳卿,你亲自去见见巡按御史钱世祯,把该说的话,说给钱世祯。寡人就不信,朱寅小儿还能一手遮天。”
“臣遵旨!”
两人说完,这才离开空旷的广场,回到行在。
……
高丽王君臣离开不久,徐渭就来了。
徐渭直接坐在朱寅对面,单刀直入的说道:
“主公,自古功高不赏啊。等到收复高丽,主公必然功高震主,皇帝本就忌惮主公年少才高,主公的处境就越发凶险了,一个不慎就是万劫不复、粉身碎骨。在下为主公思之,应该未雨绸缪,为善后计了。”
朱寅站起来,看着窗外的一株木槿,喟然说道:“我为国家殚精竭虑,百般操持,出生入死,到头来反而因为皇帝忌惮,难以自保。明明为国建功,却要因此担心身家性命。”
“以先生所见,该如何善后呢”
徐渭也叹息一声,抚须说道:“难呐,横竖难以两全。主公要拿回长房帝位,必然需要功绩名望。否则四房一脉近两百年大位,根基牢固,天下能有几人拥戴主公可见功绩名望越大越好。”
“可功绩名望越大,皇帝又越忌惮,总会找个由头对主公下手。真是进退维谷啊。主公以身入局,其实已经没有选择了。”
“主公,莫须有三字,字字如血啊。自古以来,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他喝了一口茶,“老朽以为,善后只有八个字:保住爵位,自贬离京!”
“保住爵位,自贬离京”朱寅眉头一皱,“只能如此么”
一旦离开机要位置,他在朝中就没有权势了,之前很容易办的事情,就很难干了。
徐渭露出苦笑,“在下看来,这是最好的办法。我知道主公舍不得官位,好不容易走到这一步,谁也不甘心离开中枢清要。”
“可眼下朝局,颇似正德朝刘谨当国。皇上故意重用放纵宦官,张鲸专权,厂卫嚣张,缇骑四出,大兴冤狱,动辄锻炼成狱,三字定罪,听说不少人已经瘐死狱中,内外无不惊悚,朝野人心惶惶。天下再无草满囹圄之地了。”
“眼下即便内阁大臣、三公九卿也无可奈何。如今这京师,真就是龙潭虎穴。主公留在京中,恐有缧绁之忧啊。皇帝随便找个罪名拿入诏狱,三木之下屈打成招,一道诏书下来赐死,主公难道还能不奉召么”
“主公还不如离开京师这潭浑水,授意党羽弹劾自己一个不轻不重的罪名,然后引咎辞职。贬谪甚至罢官都是免不了的,但只要保住爵位,不削官籍,哪怕一撸到底也有东山再起的机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说白了,就是在皇上和政敌动手之前,主公先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