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踏破秦王府,斩杀朱谊漶!”(2 / 7)
市,等于是秦王府的专有商业区。
端履坊的生意大多很黑。赃物很多,比如王府承奉司宦官典当王府失窃器物,人口买卖,卖女为给王府为婢。还有街柳巷。
这里的生意,几乎都和秦王府有关。
很快,轿子就来到了端履门牌坊。端履门牌坊是三券门琉璃瓦庑殿顶,距王府萧墙正门一百二十步远。
旁边一块下马碑,上面写着:三品官以下至此必步行。
但如果是高品诰命,就可以乘坐车轿直接进入。
按制度,官员谒见秦王,要从端履门进入。此地已经戒严,平民误入者鞭笞三十。丁红缨递上秦王的召见谕令以及宁采薇的名帖。
端履门的司礼官看了看轿中的宁采薇,立刻高唱道:
“江宁侯夫人奉谕谒见大王!”
“请夫人整饬仪容!”
宁采薇象征性的摸摸髻,算是整理过仪表,然后放下轿帘。随即,轿子继续往里走,沿着几十名卫兵列戟排列的通道,直趋秦王府的南门。
这就是女子的好处了,可以不用下轿的直接入府。因为贵族女子不宜抛头露面,路上步行不成体统。
而且因为一行十六人都是女子,也没有携带兵器,卫士们也没有盘查。
很快就到了王府护城河,这护城河其实就是唐朝兴庆宫的龙池。而如今的秦王府,空间上主要就是唐朝的太极宫位置。
宁采薇的轿子穿过西尊义门时,她掀帘而望,只见三重城垣如巨蟒盘踞,最外是西安大城青灰色的巍峨城墙,其内就是秦王府萧墙的朱红轮廓。
那最核心之处,则是琉璃耀金的宫阙,尽显“城三重,壕二重”的天下第一藩封气象。
穿过西遵义门廊桥,望见典膳所运送鹿胎熊掌的车子,隐隐听见审理所狱墙内传来的拷打声,与远处楼台处飘荡的《霓裳》曲诡异交融。
不久,轿子在萧墙灵星门前初停。
守门护卫身披锁子甲,腰间悬着“秦”字铜符,验过宁采薇的鱼符后扬旗一挥。“通行!”
沉重的包铁木门轧轧开启,眼前赫然展开端礼门前广场,汉白玉铺就的王道直通砖城正门。
一队手持金瓜的仪卫肃立如铜像,肩甲在日光下折射冷光。
随行的女子看着巍峨雄伟的秦王府,不禁都是暗暗咂舌。
穿过端礼门,真正的宫城才显露真容。
汉白玉铺就的广阔端礼门广场。广场尽头,巍峨的承运殿如同山岳拔地而起,覆盖着青色琉璃瓦,在春日阳光下流淌着幽冷的光泽。高达丈余的正脊螭吻昂首向天,仿佛要吞噬云霞。
殿前铜龟鹤吐出的沉香烟气缭绕如云,将“承运殿”三个泥金匾衬得似悬于天上的仙宫。
再次检查秦王谕和名帖之后,这才继续入内。
引路的两个内侍佝偻如虾,沿东侧庑廊向北疾行。宁采薇掀开窗帘,秀眸流转,但见琼楼玉宇,雕梁画栋,碧水倒映,朱栏彩绘,与对岸萧墙内成片的青灰官廨,形成诡谲对比。
那里是王府庞大官署机构的所在,隐隐传来典簿厅的算盘声、纪善所的讲经堂、良医所飘出的药香,以及仪卫司校场上兵器撞击声。
说是秦王府,其实这里就是一个小型的皇宫。
真是王宫深如海。轿子又穿过一个甬道,足足走了一箭之地,再转过一道宫墙,穿过廊桥,这才到了存心殿附近。
存心殿并非银安殿,而是秦王日常处理事务、接待官员贵客的场所。礼制地位虽然不高,但最常用。
到了这道宫墙前,轿子就不能再走了。宫门内外有十多个明光铠护卫,挺胸凸肚的捉刀肃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