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无论局势多坏,万不可迁都!”(2 / 4)

加入书签

力,帮着运输后勤,征调粮草、民夫,招募伪军。

投靠、顺从日军的朝鲜人,越来越多。再这么下去,等到日军消化了朝鲜,仗就更难打了。

若非近期朝鲜积雪还没有融化,影响了日军的速度,就连义州和昌城都没了。

这打的什么仗郝经、杨绍勋、高淮率十万大军入朝,几个月工夫没有打一场胜仗,反而连大将军都被俘虏到日本,损兵数万,退却五百里,一直退到鸭绿江边。

虎牙情报还说,就是江北的建州女真部落,也都风声鹤唳。很多女真百姓都准备北迁了。

日军的强大和凶残,已经在辽东传播的沸沸扬扬。

就在上月,日军先锋大将岛津义弘,在朔州俘获南下越境采参、打猎的几十个建州女真人,然后全部斩首。

虽然日本天皇和朝廷都被擒获到北京,可是丰臣秀吉等人严密封锁消息,朝鲜日军目前还不知道。

就算明军散布这个消息,日军也难以相信。

朱寅如今指望的,就是郝经不要太无能,暂时守住义州和昌城,起码把战场维持在朝鲜。

否则的话,等日军攻入辽东,那么战场就在辽东了。

等到赵志皋念完了锦衣卫的秘报,王锡爵又说道:

“朱中丞,你可听明白了这就是最新的朝鲜军情,朝鲜几乎已经亡国。至于眼下如何…还不知道。你,可有应对之策”

朱寅佯装思索一会儿,侃侃说道:“回元辅话,若是义州、昌城已丢失,那么日军此时必然已经过江,那么首要任务就是守住辽东关城,先护住辽东都司再说。”

“若是义州、昌城还在我军之手,日军没有过江,那就让女真军穿越山林,从朔州南下,先夺回朔州,再利用女真骑兵的优势,沿者江南狭道平原,沿江而下,支援昌城…”

“…同时,再令陈璘、李舜臣的水师,夺回龙川水营,然后封锁鸭绿江。”

“命秦良玉部白杆兵等土司军,攀越楚山,穿越枇岘,在崇山峻岭中行军百余里,突然出现在妙香山…”

朱寅一边说,几个阁老一边观摩地图,都是听的连连点头,沈一贯更是神色欣慰。

却听朱寅继续说道:“…如此一来,攻入平安北道的六七万日军,就会进退不能,被我军切断后援。朔州、朔州、龙川、妙香山几个兵家要地都被我军收复,再加义州和昌城,便结成了一个牢笼……”

“吃掉这六七万日军,我军不但能收复整个平安道,还能打破日本嚣张气焰,大振军心。到那时,就能稳扎稳打的全面反攻…”

“好!”张位忍不住拍案叫好,“朱中丞不愧是精通兵法的少年名将!目光独特,正奇相合!元辅,你怎么看”

王锡爵的目光更是复杂,点头道:“这战策,确是妥当可行的上策。朱中丞虽然年少,也算是老军务了,以老夫看,可也。”

沈一贯见他们赞赏弟子的策略,心中虽然得意,口中却是说道:

“妥当是妥当,不过以老夫看,此策有两点殊为重要。”

“一是,女真骑兵的速度,能否在五日之内,攻下朔州再驰援昌城,到达之后还能作战若是这一点无法达成,那么龟城、泰川的日军就完全有机会拦截,如此一来,女真军受阻在满浦一带,也是进退两难。”

“二是,秦良玉率领的白杆军等土司兵马,能不能三日之内占领妙香山。如果不能的话,那么安州的日军又不是傻子,岂能不救三日工夫,足够日军救援妙香山。”

沈一贯果然目光老辣,他和名将戚继光是多年好友,当年也算耳目濡染,可不是白搭。

“不错!”赵志皋点头,“稚虎这个战策,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