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皇上,不直朝臣久矣!”(3 / 4)

加入书签

格做官。

有资格做官的人,是万历二年以来很多落榜的举人。

这一招非常卑鄙阴毒。厉害之处在于:百官如果因为反对厂卫而群体性辞官抗议,那就直接提拔那些“不该落榜”的举子,弥补大面积的官位空缺。至于谁是当年本应考中的举子…那当然是听话的人。

张鲸好像豁出去了,一顿操作猛如虎,引起了百官的愤慨。按照以前的经验,百官应该纷纷弹劾张鲸,皇帝如果不理不睬,那就群体辞职要挟。

可是张鲸凭空造势的搞出科场舞弊的舆论,都准备应对外朝大面积的辞官了,百官又如何辞职

辞职已经没有用处了。

张鲸的胆子太大了,连国家抡才大典,都要造谣抹黑。

短短数日之间,官员为避祸自保,朝堂又回到当年海瑞所抨击的“畏厂卫甚于畏法”状态。

嘉靖时期“诸臣议事,唯恐触厂卫,多缄默不言”的政治氛围,再次出现。

很多官员都猜测,张鲸背后一定有高人指点。尤其是制造七次会试都涉嫌科场舞弊的舆论,必然有阴毒之极的卑鄙谋士指点。

朱寅想到这里,神色讥讽的说道:

“科举考试,是朝堂的脸面,天下的公心,事关民心向背,朝廷威信。可这么重要的事情,也被张鲸摸黑污化,真是无所不用极其。”

“这么大的事,张鲸不可能自作主张,一定经过了皇帝的同意。拜金帝作为皇帝,连这个都同意,可见自私到什么地步。他是不是以为,大明社稷稳如泰山,怎么祸祸也不会亡国”

宁采薇也听的直摇头,“张鲸一点后路也不给自己留,这是将来不过了”

这个操作,等于是后世高层告诉全国,最近连续多年的高考都有大面积舞弊,误了很多考生的前途。

如果是事实,当然应该揭发。可如果这是恶毒的政治谣言,那国家的公信力还要不要了

万历真是不心疼大明,也不在意民心啊。

两人回到侯府时,天已经黑了。朱寅立即准备赴张鲸的约,去西山落月寺。

因为徐渭和张鲸相熟,也算是故人,朱寅还带上了徐渭。

护送朱寅出行的,是兰察、红缨为首的十几个护卫。

落月寺在西山一个很偏僻的所在。朱寅到时,恰好一轮月亮俯瞰寂静的寺院,悠悠梵音缥缈,犹如一处世外之地。

山门前的水榭周围,警备森严的守卫着上百名劲装护卫。亭中,一个身穿白袍的男子正在临水煮茶。

他一边亲手煮茶,一边吟哦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这男子年近五旬,面白无须,神色清冷,不怒自威。

此人当然就是当今的司礼监掌印、破例兼任东厂提督的内相之首,张鲸!

张鲸是个很准时的人。既然是他主动约朱寅见面,那就必须先到。

他已经提前一刻钟到了。

朱寅一行人刚出现,一个张家护卫就迎上前来,对朱寅行礼道:

“小人见过君侯。我家媪相已经到了,正在亭中煮茶相侯,君侯请!”

君侯朱寅不禁一怔。他虽然封了侯,可还是第一次被人称为君侯。张鲸的护卫如此称呼自己,显然也是张鲸的意思。

朱寅点点头,和徐渭一起下车,进入亭台。兰察等人立刻布置防卫。

“在下朱寅,见过张公。”朱寅不卑不亢的行礼道,“劳张公久等,惭愧。”

徐渭也拱手道:“老朽徐渭,见过张公。”

眼下可不是国初了。张鲸是内相之首,地位和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