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臣草芥之微躯,江宁之寒士!(4 / 5)

加入书签

p> 等到邱时茂和李斐交代完明日的封爵礼仪,这才一起告辞,朱寅亲自送出大门,目送两人上轿,面子给足。

第二天大早,朱寅沐浴焚香,换了朝服,持笏乘轿,前往午门。

到了午门外,很多官员已经在等候。朱寅的身影一出现,立刻百官瞩目,成为当之无愧的焦点。

郑国望也到了。

郑国望看到朱寅的身影,不禁叹息一声,心情复杂无比。

她要封永年伯,这是郑氏梦寐以求的大喜事。从今以后,郑氏就是世袭罔替的伯爵。

可是朱寅却是封侯!

人比人气死人啊。

可是她又不得不服气。

因为朱寅的军功,的确够封侯。朱寅若是没有资格封侯,她就没有资格封伯了。

当着众官员的面,两人隔了五六丈远对视了一眼,只是一起拱手,并没有相互寒暄。

朱寅很快就在人群中看到了义父戚继光。戚继光也在看他,但两人为了避嫌,也没有相互说话。

朝臣们看着年仅十六岁的朱寅,都快要自闭了。

十二岁考中状元,十六岁因功封侯!

还有什么…是这少年做不到的这种人物,自秦以来好像就没有第二人啊。

这要不是大明祥瑞,星君降世,还有更好的解释吗似乎没有了。

朝野再无一人,会因其年少就敢轻视!

当然,所有人都知道,朱寅这次能封侯,是因为皇帝想封郑氏。

众人纷纷对朱寅拱手贺喜,祝贺他封侯。

“恭喜稚虎兄!”

“少司马大喜!”

“恭喜宫保得封侯爵!”

就是朱寅的政敌,此时也都假惺惺的道个喜。

朱寅少不得拱手答礼,无非是“皇恩浩荡”、“愧不敢当”、“缴天之幸”之类的废话。

不过同时,朱寅也很淡定,完全就是一副荣辱不惊、风轻云淡的架势,仿佛封侯只是等闲之事。

当真是大将之风啊。

这种淡然气度,更是让百官津津乐道,叹服不已。

戚继光和百官一起,对朱寅说道:“恭喜少司马封侯!当真众望所归。”

朱寅也看似敷衍的说道:“谢大都督!”

接着,《导迎乐》奏响。锦衣卫的仪仗队导引百官进入午门,过金水桥,但没有去皇极殿,而是往左前往武英殿。

百官见状,顿时心中失望:陛下又不来!

很多人以为,这次封爵是两人,郑国望要受封伯爵。他是贵妃之弟,陛下为了郑国望,可能会驾临皇极殿。

结果,陛下还是不来啊。

乾清宫距离皇极殿,也就一里多路,可是皇上坐着车轿,都走不得这一里多路!

百官到了武英殿,果然见到仪仗简化了很多。但司礼监太监和内阁大臣们,却是都到了。

百官昭穆排列,韶乐中正平和,龟鹤烟雾缭绕,仪仗煊赫而列。

虽然武英殿是偏殿,礼仪简化了很多,此时看着也很隆重。

封爵大典的《始平之章》鸣奏声中,朱寅和郑国望在鸿胪寺官员的引导下,在百官瞩目之下,踩着钟磬和建鼓的节奏,缓缓来到丹墀之下。

接着,三十六人的佾舞,也被礼官引导着到了殿外。按照制度,封爵时用六佾之舞。朱寅要被封侯,当然用六佾。

而且要舞蹈两遍,象征“文武二德”。

到了这里,就是郑国望沾朱寅的光了。因为如果只封郑国望,佾舞就只能用四佾。

接着,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