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濑户内海!(5 / 5)

加入书签

有人说,南蛮得了明国很多许诺,舰队已经北上了,南蛮加上南洋土著,估计最少有上万人的舰队。

还有消息说,明国许诺南蛮海盗,只要占领对马海峡,切断神国海路,帮助明国恢复朝鲜,就答应和南蛮全面通商,并且自由传教。

消息传来,人心惶惶。

谁都知道,南蛮舰队很强。南蛮海盗的舰队要是来对马海峡为明军、朝鲜军助战,还真是神国的麻烦。

丰臣秀吉等人立即传召范礼安等传教士,询问消息虚实。

范礼安等人其实也收到“情报”了,说东印度当局已经和明国达成协议,组建了一只混编舰队,纠集了南洋各国的白人雇佣兵和土著仆从兵,北上助战。

既然也收到了“情报”,他们当然也认为,消息是“真的”。

秀吉等人确定消息是真,顿时紧张起来。

名护屋城立刻下令,将留守本土的最强舰队,布置在对马岛附近,确保对马海峡的海路通畅。

如今十几万大军在朝鲜,一旦海上运输被切断,后果不敢设想。

第二天,博多湾的主力水师舰队就离开九州岛,开往对马岛,加强对马海峡的水军力量。

九州兵力虽多,却几乎只剩缺乏战船的陆军。

日本不怕九州岛被攻击,就怕失去对马海峡的制海权。

得到博多湾日军水师舰队离开九州的消息,朱寅和徐渭不禁额手称庆。

一番布置没有白费,好戏快要开场了!

虽然这是个策划成功的好消息,可朱寅又收到来自朝鲜的坏消息。

杨绍勋大败被俘之后,明军士气大挫,只能退回到平安道。大同江防线完全失守。

明朝联军的处境,十分不妙。

拜金帝震怒,可太监高淮却上奏皇帝,说平壤大败是杨绍勋不听调遣,贪功之下擅自出兵,将责任全部推给杨绍勋身上。

这个节骨眼上,万历也不能临时换帅,只能下旨给郝经、高淮,让他们戴罪立功,稳守固防,克期进剿。

情报还说,万历召见首辅,询问使团和谈结果。

朱寅和徐渭收到情报,不禁有些焦虑。他们希望,郝经不要再犯错,好歹守住平安道,不能让日军过鸭绿江。

局面一旦失控,就是朱寅也难办了。

……

十一月二十,朱寅辞别秀吉,将密宗僧团留在九州,率领四百人去京都。

一起冒雪出发的,还有回大阪府养胎的茶茶,以及护送茶茶的两千兵马。

整个队伍在博多湾坐船,北上经过关门海峡,进入濑户内海,往关西地区而去。

大雪纷飞之中,朱寅站在甲板上,看着这片对日本而言至关重要的大海,目光空茫清冷。

濑户内海!

ps:求月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