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濑户内海!(3 / 5)
p>
朱寅闻言,心中冷笑不已。
猴子问的是怎么最快征服大明,而不是问能不能征服大明。说明他信心十足,不怀疑征服大明的可能性。
为何秀吉如此自信
其实从信长开始,就是迷之自信的认为能征服大明了。秀吉继承了信长的基业,也继承了信长的野望。
朱寅并不觉得奇怪。
秀吉和信长之所以心存吞天野望,对征服大明迷之自信,并非毫无根据的痴人说梦,而是经过历史和现实的分析研究。
信长也读华夏史书,知道北方胡族曾经多次南下,征服中原。从五胡乱华开始,到辽、金、蒙古,都曾有过成功。
这些胡族人口很少,还没有日本多。他们可以,日本为何不行
这是第一个依据,历史依据。
第二个依据是现实依据。
当年一些战败流浪的武士组成海盗,就能打的大明焦头烂额,往往几百个倭寇,就能深入陆地百里,烧杀抢掠,如入无人之境,轻易击溃数千明军。
多年的倭寇之乱,早就让日本对大明的军事力量轻蔑不已。
而且情报也说大明武器粗劣,军备废弛,武人失势,贪墨成风等弊端。
一句话,明国虽大,武运衰微。明国虽富,军势不强。
这岂不是最好的征服对象
所以,从信长到秀吉,念念不忘征服大明,满足国内武士们的贪欲,借此凝聚人心,巩固权势。
历史上,若非秀吉死了,朝鲜之战肯定还要继续打下去。
朱寅收回思绪,神色沉吟的回答道:
“以在下看,要想最快征服明国,就需要占领辽东,切断明国和朝鲜的陆上联系。明国水师孱弱,不敢深入大海,那么朝鲜就尽在掌中,朝鲜一下,攻明就易如反掌。”
秀吉点头道:“不错,这一点和余想的一样。还有呢”
朱寅又道:“可南北夹击。江南乃明国财赋之重地,然而兵力空虚,防卫不足。若是派出数万兵马渡海而征,断了运河漕粮,则犹如击蛇之七寸也。”
秀吉抚掌笑道:“果然是好计。余倒想试试了。”
朱寅暗道:“试试就逝世。”
日军要是派出几万人的船队去打江南,那还得了不是送上门挨宰么
如今的八旗水师,拥有世上最先进的战舰,最强大的舰炮。日军水师一旦去江南沿海,那就是有去无回。
以逸待劳的八旗舰队,会一一将他们送入海底。
朱寅企图误导秀吉,让日军水师主动去南方送死。只要干掉日军水师主力,让日军失去大量船舶,朝鲜之战就好打了。
秀吉又道:“如果派兵从天津卫登陆,直接攻打明国北京呢”
朱寅摇头道:“此策看似上策,其实难行。明国京畿之地有几十万大军,卫所重重,层层防守,加上北京城高大坚固,神国又缺少大炮,难以破城。”
“若是神国大军在城下受阻,明国援兵又源源而来,那就很是危险了。”
朱寅说的是实话。眼下的北京,可不是晚清时期的北京。如今的日军,也不是近代的英法联军。
这当然是秀吉的试探之言。其实他早就和幕僚们研究得出,登陆天津攻打北京是下策。
真就是看似简单,其实最难。
除非,神国有很多厉害火炮。
秀吉又问了一些问题,无非是明国的兵马、装备、物产等情报。
朱寅将明朝实力说的更弱,故意迎合秀吉的心意。
秀吉哪里知道朱寅是示弱误导这些也是他想听的,当下以为明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