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人生五十年”(2 / 4)

加入书签

上又被秀吉灭门的倒霉鬼,当然是虎牙的重点目标。

众人又等了一会儿,看了一会儿雪景,吟唱了几句俳句和歌,眼见雪越发大了。

直到开始上酒菜了,压轴般的太阁殿下才万众瞩目的姗姗来迟。

“太阁殿下到——!”礼仪官的呼喝声音,秀吉的仪仗队出现在楼下。

秀吉位居摄关,他的车驾沿用平安时代的唐制牛车,金箔轿舆,车顶覆盖槟榔叶,彰显“天下人”的尊贵地位。

秀吉因为出身卑微的农民,所以发迹之后追求奢侈,崇尚华丽,讲究排场。

大队身穿胴具、腰佩倭刀、手持铁炮的火枪队,前呼后拥的护卫秀吉出行。

这队亲兵是他的母衣众(卫队),多达五百人。每人都配备最精良的铁炮、薙刀、胴具,是日本最精锐的一支火枪队。

加上三百人的羽葆、鼓吹仪仗,出行队伍高达八百人,当真是煊煊赫赫,声势浩大。

只是个酒宴,秀吉却搞得兴师动众。没办法,太阁出行向来就是这个阵仗。

家康看见秀吉的排场,心中十分腻味,暗自冷笑不已,却又不能表露出来,反而站起来主动迎接。

朱寅看到这一幕,不禁微微一笑。

秀吉善于变缺点为优点,他利用自己的出身拉拢平民,标榜平易近人,自称“百姓太阁”,还在检地、刀狩令中处处展现所谓的爱民姿态。

在民间,他的相貌被美化为福相,如“大耳垂肩,鼻隆如财”,象征天命所归。

可是一旦到了大场面,他暴发户的姿态就暴露无遗了。

穿着金襕唐衣的秀吉一下牛车,在场很多武士就匍匐下拜行礼。

就连家康也神色恭敬的鞠躬道:“太阁冒雪驾临,我等真是荣幸之至呢。”

他身材明显比秀吉高大,此时站在秀吉身边,却是弯着腰,低着头,以臣服之姿相随,就和秀吉差不多高了。

“嚯嚯嚯!”秀吉挥舞军配扇笑道,“诸君都免礼吧,请入席。”

“今日观雪宴饮,还请诸君多多吟唱诗歌啊。”

等到秀吉入座,酒宴这才正式开始。

舞乐也变成了面具舞乐《兰陵王》,这是唐朝雅乐,武家宴会常演以彰军威。

数十名戴着面具的武士,手持唐刀、长戟,在大雪中呼喝而舞,声动山海之间。

雅乐源自大唐燕乐。日本几乎是完全照搬唐朝音乐,虽然经过了本土化,可仍然有浓郁的唐风。如今不仅仅是皇室公卿,就是武家也以唐朝雅乐为主。

使团众人看到这中原久已失传的唐宫《兰陵王》,都感到很是亲切。

前田利家忽然笑着问道:“明使,我国的《兰陵王》舞乐,比之贵国如何呢”

很多日本贵人都露出不怀好意的笑容。

因为他们知道,明国是没有雅乐的。当年足利氏出使明国的使臣说,明国侵染胡风,已无雅乐。

此时前田利家这么问,自然是有心让明使难堪了。

朱寅也不在意,淡然笑道:“大明已无《兰陵王》,世间何谈高长恭。”

居然以这种似是而非的幽默来应对回答,也算是顾左右而言他的滑头了。

家康貌似厚道的笑道:“明使真妙语也。时过境迁,这话倒也在理。”

看似是为朱寅解围,其实也是暗讽中原今非昔比。此人不但善于隐忍,说话也喜欢皮里阳秋。

郑国望和徐渭都精通乐理,此时听到日本宴乐,不禁有些汗颜。

中国本是日本文化之母,音乐也不列外。可是他们能听出,日本比中原的宴乐要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