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朱寅的缓兵之计!(3 / 4)
更有个人成分,是滑稽中散放着一股狂傲,令人感到一种近乎荒诞的不安和畏惧,犹如一个喜怒无常的魔王。
还是茶道宗师千利休私下说的好:“太阁的面容如茶室挂轴,远看威严,近观滑稽。”
在朱寅打量秀吉的同时,目光老辣的秀吉也在打量朱寅。
咦!正是天下难寻、世间无双的美少年啊。
比年少时的明智光秀,更加光彩照人呢。
难道是魏晋时代复活的风华公子么
如此年少的人,为何又如此沉稳大方呢难道是上天赐予智慧的神童吗对了,听说这几年明国出了一个千古神童,难道就是他吗
明国派出如此出众的少年国使,看来真的很重视日本的友谊吧。
那么,现在他开始递交明国皇帝的国书了
不仅仅是秀吉,家康等人也不禁暗自对朱寅心生好感。这少年实在是个明月般的玉人啊。
然而朱寅手持符节说道:“大明之国礼、礼单,即刻送于太阁和贵国。可是国书乃礼仪之重,本使需要下榻之后,焚香沐浴,持斋敬神,选择三日后的吉日,再举行宣读国书之礼。还请太阁殿下许可。”
“在下还有一些私人礼物,在三日后递交国书时,一并送于太阁殿下,聊表在下个人对太阁的敬意。”
意思是,国礼先送给你。国书嘛,三日之后的吉日再递交。嗯,我个人还有礼物送给你。
请你行个方便吧。
秀吉、家康等人闻言,都是有点意外。
按道理,使团一到,首先就要递交国书,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国书,能看到对方的态度到底如何。
可是明使居然请求三日之后再递交国书。
可明使的理由也很充足,听起来没有问题。
他们不知道,朱寅这么干纯粹是无奈之举。
因为万历皇帝的国书,完全就是对属国的警告,天朝上国的姿态高高在上,而且语气严厉。
形式上,还是“敕谕”。
皇帝和朝廷都不了解日本,搞出了这种会让使团陷入险境、而且适得其反的《敕谕》。
大明君臣以为能威慑日本,却不知道不但威慑不了,还会激怒日本统治者。
这国书要是现在宣布,秀吉为了脸面,一怒之下说不定会立刻关押使团,取消使者待遇,甚至会杀人立威!
可是国书是重中之重,绝对不能省略,必须要递交。
怎么办
朱寅绝非不知变通的迂腐之人,为了自己和使团的安全,他当然不能立刻举行宣读国书之礼。
朱寅的对策是缓兵之计,等到一个可以宣布国书的安全窗口,利用三天的时间布局。其实他已经提前布局了,但时机还不成熟。
丰臣秀吉看了礼单,对明朝的大方还算满意,他哪里知道朱寅推迟三天举行递交国书礼仪的真正理由也就没有为难。说道:
“稚虎君想的很周到啊,那就如你所愿吧。使团辗转于关河,颠簸于波涛,已经很辛苦了。的确需要沐浴焚香,休息几日呢。”
“大明的国礼余就代为收下了,就请使团去城东的宿场町(馆驿)歇息吧。”
朱寅松了口气,拱手道:“那就谢过太阁殿下了,渡海而来叨扰贵国,真是添麻烦了,鄙人很是遗憾。”
朱寅说的是日语,反正郑国望等人听不懂,他干脆说的客气一些,姿态还有点低。
在敌国的地盘上端着架子,不是朱寅的风格,也绝非明智之举。他首先要为使团的安全和待遇负责。
丰臣秀吉嚯嚯笑道:“稚虎君太客气了,来到日本就是贵客。稚虎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