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朱侍郎的兵部日常(3 / 5)

加入书签

不知道何时才能相见啊。稚虎,你向来善诗,必有诗送额回长安呐。”

朱寅点点头,缓缓吟道:

苍海悠悠归鸥日,

青门漠漠邵瓜田。

九重冕旒辞国器,

三殿谏书泣杜鹃。

蓼莪可忆斑衣舞,

薏苡犹栽故里山。

莫愁灞桥江湖远,

明月夜夜照长安。

“好!”田义抚掌赞叹,“稚虎有心了。只是此诗为老夫鸣不平,传到天子耳中未免不美。”

“保重!老夫去了!”

朱寅拱手:“送姑父!”

宁夫人拉着宁采薇和宁清尘的手,泪流满面的说道:“额去了,你们保重,好好过日子…”

宁采薇安慰道:“姑母莫要伤感,不需太久,孩儿一定回长安看望…”

田义和宁氏依依不舍的上车,朱寅和宁家姐妹一直送到良乡驿,这才停下脚步。

朱寅望着秋夜中的迷雾,心里有点迷惘。

蝴蝶效应让历史改变的越来越多,朝局的波诡云谲,已经不是他所能预知的了。

接下来会发生哪些事只有天知道。

假期结束,明天就要正式去兵部履新了,会是一个好的开始吗

……

翌日大早。

朱寅寅时便在采薇的帮助下绾发更衣,然后身着绯色孔雀补子官袍,腰系玉带,头戴乌纱帽,乘轿沿棋盘街行至皇城东侧的兵部衙门。

晨光初露,衙门前两尊石狮威严矗立,朱漆大门上悬“兵部”鎏金匾额,门前八名皂隶分列左右,见轿至即齐声唱喏:

“恭迎少司马!”

这是朱寅第一天正式到兵部坐衙点卯。

兵部衙署坐北朝南,分三进院落。

朱寅入门即见大堂“武成殿”,这是尚书与侍郎议事之地。上面高悬“运筹帷幄”御笔匾,下设紫檀公案,案头堆迭各地的军报、塘报、及武职铨选名册等公文。

大堂两侧为武选、职方、车驾、武库四清吏司郎中的值房,各司门前皆悬木牌标注职掌。

朱寅路过时,特意看了看职方司房内悬挂的巨幅《九边图》。

二堂“协忠堂”为日常办公之所,算是兵部的会堂。

朱寅是右侍郎,兵部第三把手,他的专属值房位于东厢。

进了自己办公室,但见室内虽然宽敞,陈设却比较简约,首先就是一张榆木书案、两把圈椅及一列榆木书架。

架上摆满《武经总要》《九边考》、历代兵书战策等典籍,案头置铜制签筒、砚台并一迭空白题本,显是待批文书。

这就是副部长的办公室啊。朱寅不禁有点自得了。

两侧屏风之外,还有几张小小的桌案,是右侍郎的专属书吏的位置。

兵部堂官的很多日常事务,都是这些书吏打理。在朱寅看来就是秘书和助理。这些人虽然是不入流的书吏,可也都是监生或者秀才、甚至举人出身。

“见过少司马!”几个书吏见到少年侍郎进来,都是一起恭敬的拱手行礼。

他们知道本房堂官今日履新,都做了准备。而且这个新任侍郎还是大名鼎鼎的稚虎先生,他们就更不敢怠慢了。

“诸位免礼!”朱寅也拱回礼,“不用拘谨,只管做事便可。”

却见三个书吏一起上前,献上一个拜匣,异口同声的说道:

“今日是少司马履新,一点心意不成敬意,还请少司马笑纳。”

这就是所谓的履新敬了,和冰炭敬差不多。新官第一天上任,属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