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朱稚虎,你贏了!(2 / 5)

加入书签

任。

之前她让宋偈起草弹劾奏本时,宋偈的確劝过自己,说朱寅功劳很大,朝中人缘很好,背后还有大靠山,而且在民间百姓说他是转世星君、大明祥瑞。若是寻找理由弹劾他,恐怕会招灾惹祸,引火烧身。

这个宋偈是举人出身,办事细心谨慎,就是太相信凶吉灾异、怪力乱神,对鬼神之说深信不疑。

所以,他对弹劾朱寅心生顾忌,劝自己回信给兄长,放弃弹劾。

可自己坚持弹劾,宋偈也只能遵命起草。

回京的路上经过陕西,宋偈说要顺便回家看看,自己同意了,宋偈就离开军中,没有一起回京。

可是谁知,他竟然暗中投靠了朱寅,出卖了自己

郑国望即便很有城府,此时也气的枝乱颤。

宋偈,我要杀了你这个吃里扒外的小人!

可其实她冤枉宋偈了。

作为郑氏的心腹幕僚,宋偈並不是主动背叛她,而是被她身边的虎牙特务,抓住把柄暗中威胁,逼迫之下反水背刺,亲笔写出一份所谓“善意提醒”的书信。

至此,宋偶也只能死心塌地的为特务服务。

郑国望此时恨不得夺过书信,看个究竟!

郝运来也眼皮子直跳。平心而论,他並不想弹劾朱寅,怎么说他也是朱寅的老乡,没打算完全撕破脸。

可是郑氏差遣,为了仕途前程,他也不敢违背,只能跟著郑国望一起弹劾。

若是弹劾失败,遭到反噬,自己还能升任吏部郎中么

昨天晚上还对爱妻说,她很快就能成为印君(吏部郎中)夫人啊。

朱寅站起来走到李世达面前,將书信交给李世达,继续说道:

“这位郑氏幕僚,名叫宋偈,也是举人出身。郑氏兄弟的奏疏,多是出自他手,笔跡可以对应。”

“若是大司宪怀疑这封书信的真偽,可在內阁大库查阅郑国泰、郑国望之前的奏疏对照笔跡一查便知。”

朱寅有点痛心疾首,“下官早在大半月前,就收到了这封提醒的密信。可下官將信將疑,不愿意相信郑御史会在其兄郑国泰指使下,捏造莫须有的罪名,顛倒黑白的弹劾下官。”

“再说,下官和郑御史、郝御史一起在西北平叛,也算生死与共的袍泽了,沙场之上力同心,共襄王事,即便不是挚爱亲朋,也是同志同道。所以,下官顾念情面,没有立刻交出这封密信。”

朱寅嘆息一声,“下官打算,只要郑御史没有弹劾下官,下官就当没有收到这封密信,既是周全同僚之谊,也不让宋偈遭郑家记恨。”

“可是谁知,郑御史果然如信中所写,在其兄指使之下,唆使同党郝运来,递交了弹劾下官的奏本。今日下官被逼无奈,才交上这封密信,一证自身清白,二诛对方之心。”

“若非宋偈一身正气,下官今日有口难辨啊。下官年仅十五,可经此一事,对仕途已经有点心灰意冷了。唉,为国做事,何其难也,何其难也!”

少年说到这里,神色居然有点悲凉,萧瑟之意一如殿外的秋意。

眾官员看到这一幕,不禁都有点动容。

这封信,看样子应该不是假的!

朱寅果然不能以其年少而轻视之,反手一招就將弹劾他的人逼到死角啊。

厉害!

沈一贯微微一笑,弹弹自己的帽子,好整以暇的端起茶杯。

王锡爵却是面沉如水,眯著眼睛盯著李世达手里的信。

“你!你少悍悍作態!”郑国望气的胸脯差点缠不住了,柳眉倒竖的怒视朱寅。

“朱少司马!你拿出这封不知真假的信,就信口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