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廷推(4 / 5)

加入书签

p> 御座高踞北向,龙纹屏风前悬“允执厥中”匾额,两侧青铜仙鹤香炉吞吐檀烟,氮盒繚绕。

当然,皇帝照例是不出现的。

殿中按品级设红漆木案,铺锦垫。內阁首辅王锡爵与次辅赵志皋分坐御前左右,膝前横置黑漆矮几,几上摊开一叠硃批过的奏本。

西侧是阁臣张位、沈一贯。

香炉边的书案前,两名中书舍人捧砚侍立。

东侧首位端坐著緋袍玉带的吏部尚书孙。

因为今日第一个议题主要是廷推官员,所以按例是吏部尚书主持。

尚书、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使按顺序端坐於殿中两侧,緋袍乌纱隨身形微倾,笏板横握,似一列朱色的雁阵。

其次就是侍郎、副都御使、詹事府詹事等正三品大员。

其次又是都御史朱寅等人。

殿角铜兽熏炉吐著沉水香,青烟繚绕间,科道官们环坐在后,青袍素带如寒松凝立。

等待眾人正襟危坐,吏部尚书孙首先看向王锡爵。

王锡爵点点头,手中象牙板做了一个请的动作,“大冢宰请主持吧。”

虽然內阁大臣地位最高,在廷议、廷推中有最权重的发言权,但阁臣並不主持廷推和廷议。

推选官员,由吏部尚书主持。军事和將领推选由兵部尚书主持事情归哪一卿,就由哪一卿主持。

孙声如洪钟的说道:

“哮拜叛乱,偽帝偕越,陛下命朱寅为钦差,代天征伐。赖天子洪福,將士用命,数月间寧夏平定,甘肃收復,河套再入版图,而贼首伏诛。昨日,已献俘於午门,告捷天地太庙,百官上表朝贺。”

说完了这段开场白,孙端起茶杯清清嗓子,继续说道“吏部记功,兵部点验,都已具奏上闻。按照国朝体例,文臣钦差军务,因功升迁,

自然皇恩浩荡,赏罚分明。”

“眼下兵部右侍郎空缺,奉旨朱寅敘功擬升补右侍郎、加太子太保衔。”

其实大家都知道,兵部右侍郎本来是不缺的,但皇帝不想封爵,为了用兵部右侍郎打发朱寅,就將原来的兵部右侍郎李禎外放为两广总督,空出位置。

今日说是廷推兵部右侍郎,其实就是走个形式,因为候选人就是朱寅一个人,连陪选的人都没有。

孙手尺板,对著乾清宫的方向一揖,“奉旨廷推,诸位这就表决吧。”

只要阁臣、九卿一表决,大半通过,任命就立刻生效,朱寅便是实打实的兵部右侍郎,太子太保。以朱寅在九卿中的印象,肯定会高票通过。

吏部尚书一边说话,中书舍人一边提笔疾书,墨点飞溅纸页。

然而就在此时,殿角的科道官中,忽人一人跨步出列,玉环轻响的说道:“下官吏科给事中耿隨龙,请暂停廷推!”

顷刻满殿死寂,只见殿中烟雾氮盒,唯闻窗外雀鸣调啾。

“为何”孙老眼一眯,大冢宰的气场扑面而来。

眾人也一起看向吏科给事中耿隨龙。

廷议和廷推,副都御史以下的科道言官,的確没有表决权、议政权。但是他们有监察权,隨时可以提出异议。

而当他们提出异议,哪怕是首辅大臣,也不能阻止。

朱寅心中冷笑不已。好嘛,大朝上没有跳出来,现在廷推上终於跳出来了。

却听耿隨龙有礼有节的侃侃说道:

“下官听闻,朝中有御史已经弹劾都御史朱寅,陛下硃批曰:发回廷议!”

“既然陛下有了旨意,廷议劾状,那么下官以为,应该先廷议弹章,再进行廷推。”

“若是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