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朔日大朝!(5 / 6)
了一些,又喝了一杯牛奶,就匆匆出门。
到了外面,兰察等贴身护卫已经吃好了朝食,备好了轿子。
没错,如今只要上朝,朱寅一定会坐轿。不是朱寅喜欢坐轿,他不喜欢被人抬著。
可是他不乘轿,其他朝臣都是乘轿。他一个人做马车,反而显的格格不入。朱寅不想太另类,只能和光同尘,一起违规乘轿,
实际上按照大明律,三品上文官才能乘轿,也只是四抬。武官不管几品,一律不许乘轿。
可是如今,不管是几品官,也不管是不是武官,都会乘轿。甚至连还不是官员的举人,也能趁轿。
四抬都是起步,八抬才是標配,
朝廷风气如此,遵守制度的反而成为另类。
朱寅也只能隨大溜了。
今日已经是九月初一,秋意清凉,凌晨已有薄霜了。朱寅上了八抬大轿,立刻被抬著出门。
此时天蒙蒙亮,路上还很黑。兰察等护卫打著灯笼,护送朱寅往承天门的方向而去。
朱寅掀开轿帘,看著漆黑的天空,目光也是幽邃如夜。
今日大朝,可不仅仅是礼仪那么简单。有一场斗爭,將会从早朝开始,延伸到上午的文华殿廷议。
他如果失败了,不但不会升任兵部侍郎、加太子太保,可能还会被贬斥!
一路上,匯集的官轿越来越多,哎呀吱呀的抬轿声此起彼伏,周围的灯笼也影影绰绰赶著上朝的京官们,此时都穿著公服。他们坐在轿子中闭目养神,一个个面无表情。
今日是朔日大朝,次於元旦、冬至等大朝,又比常朝等级高。按制度要穿公服。
百官的官轿进了天街,经过了太庙和社稷坛,到了午门附近的端门,就全部停下来。
到了此地,就只能步行,不能再乘轿,除非有殊荣恩旨。
官员们依此在端门下轿,在端门下的侯班朝房等候午门开启。此时,端门“待漏”的朝臣已有二百余人了。
除了朝臣,还有上千人的大汉將军、锦衣卫,打著仪仗准备站班。
只等午门上的景阳钟一响,就要入內。
按制,四品以上官员和科道官员,必须参加朔望大朝,叫朝参官。四品以下官员也可参加列班。
虽然有些官员藉故不出席,登记姓名但人不到场的“虚班”不少,可仍然有大半官员会来参加。到万历晚期,那就只有少数官员来敷衍了。
朱寅是四品金都御史,按道理应该在端门右侧的南楹朝房,可他之前三年都是翰林官,还是习惯性的去了专门的翰林直房。
看见朱寅进来,眾翰林一起寒暄问好,都是十分热情。要说朱寅在翰林院的人气和人缘,那是谁也比不上啊。
翰林虽然清贵,可生活上却不宽阔。朱寅平时没少变著法子资助他们。
见到朱寅的朝臣,大多都很是热情,但也有少数人神情冷漠,爱答不理。
不少人都对朱寅投去提醒的善意眼神,让他担心今日的大朝。朱寅被人弹劾的事情已经有人知道了。
朔日大朝一般就是礼仪之会,很少商谈实事,可也不是不能议论政事,尤其是当眾弹劾的好机会。
眾人说话间,就见一顶顶大轿前呼后拥的来到端门,正是九卿重臣,以及四位內阁大臣。
朱寅还看到了武官值房的戚继光。
几个御史看到朱寅,都是目光微冷。
朱寅也是冷笑。
此时,天色渐亮,晨雾初开,午门上的景阳钟,终於敲响了。
“鐺一鐺一鐺一”
隨著钟声的敲响,五凤楼下的左右两道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