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王师凯旋!眾官出城迎迓!」(4 / 5)
会有多少人会因此而死老夫六十有五,早就不畏生死,
今所虑者,正是你啊。”
朱寅离席下拜,正色说道:“爹乃擎天架海之才,目光如炬,高瞻远瞩。以爹所见,
如今这大明,还有多少年国祚”
戚继光沉默良久,目光幽邃。
“稚虎,你是第二个这么问俺的人。第一个是徐文长。”戚继光语气苍茫,“老夫当年没有回答徐文长,今日却愿回答你。”
“自古无不亡之社稷,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焉。兴衰皆有运数,所谓数百年必有兴替鼎革之变也。国朝自太祖肇基,已歷两百余年,犹如英雄迟暮。”
“老夫观此天下,表面上虽是歌舞昇平,海內安乐,实则主昏臣暗,文贪武懦,世风日下,人慾横流,已如百病缠身之老人,沉难起,积重难返了。”
“所谓盛世隱忧不外如此。观此世道,怕是数十年之內,必有惊天巨变矣。若真如此,数十年后难保还有大明啊。到时,遗民心生黍离之嘆,免不了要追思故国有明了。”
戚继光是个很有战略眼光的人,朱寅听到他的分析毫不奇怪。
“好!”朱寅目光坚定的看著戚继光,“爹既然知道,何不让孩儿试一试若孩儿真能叻天之幸,夺回嫡脉的帝位,是不是能为光武第二,让大明凤凰涅,浴火重生呢那就能为大明再续国祚数百年!这个世道,该改一改规矩了,爹!”
“你”戚继光眯著眼晴,审视著这个铃之子,“稚虎,你天赐夙慧,惊才绝艷,
心怀苍生,气宇非凡,的確是自古罕见的少年英雄。可是一—”
“可是你要成就王图霸业,光有本事还不成,还要时运和气数啊。时运不济,气数不够,任你是天纵之才,最后也难免身死族灭,飞蛾扑火。你有济世安民之志,老夫不会阻止,可是你要想好了,一旦走上这条路,就再也难以回头。”
朱寅低声道:“孩儿不后悔,只想试一试。皇帝若是爭气,孩儿也想做个治世良臣,
家国两得。可是皇帝不爭气,已经几年不上朝了,孩儿看不过去。他不心疼大明,孩儿心疼啊!”
戚继光拍拍朱寅的肩膀,嘆息一声道:“稚虎,老夫老了,不能陪你疯了,估计也看不到那天了。你好自为之吧,老夫希望你成功,可老夫—帮不上你什么了。”
他的態度好像是,不反对朱寅夺回祖宗帝位,但也不会帮朱寅造反。
可朱寅闻言,却是如释重负。
他当然很清楚,义父说不帮,那就一定会帮!
只是不会明著帮。
“爹好好安享晚年就好。”朱寅笑道,“孩儿绝不让爹为难。”
戚继光点点头,转移话题道:“今日准备一下,明日咱们就启程回京。”
两人商量了一下,將圣旨对诸將宣布过了,诸將得知不许收復西海,都是失望不已、
愤愤不平。
这是什么道理西海蒙古侵犯河西,参与叛乱,如今已经覆没,为何王师不进入西海
可是朝命已下,诸將虽然牢骚满腹,却也只能遵旨。
朱寅当即下令,翌日大早回京东归。
凉州城中的抚院之內,郑国望正在看一封家信。
信是兄长郑国泰写的。
兄长在信中提到一件事:太后最喜爱的侄儿李铭诚,被御史王菡弹劾在帘儿胡同胡作非为,弄死了一个小娟,酿成命案,引发眾怒,有污外戚声誉,奏请革职禁足。
太后闻奏大怒,皇帝下旨斥责御史多管閒事,反以“污衊国戚、捕风捉影”为罪名,
对王御史罚俸半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