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王师凯旋!眾官出城迎迓!」(1 / 5)

加入书签

第252章 “王师凯旋!眾官出城迎迓!”

朝廷下詔回京献俘,当然认为叛乱已平,算是克竟全功,按理说朱寅和戚继光应该高兴才是。

可朱寅和戚继光接到朝命,仍然有些鬱闷。

因为朝廷否决了在甘肃恢復郡县,否决了收復西海设置军镇的諫言。

率军打了好几个月,了这么多银子,死伤这么多將士百姓,却只是这个结果。

就是朝廷愿意收復河套,还是朱寅筹划数年的努力。

眼见帐中没有外人,戚继光嘆息道:“老夫早就知道,朝廷不但不会收復西海,还不会同意在甘肃恢復郡县。”

朱寅摇头道:“可惜收復西海这么好的机会,朝廷和皇帝居然不准!西海草原这块地,朝廷不要,自然会有韃子来占,迟早又是祸患。”

朱寅对这个朝廷,更是失望透顶。

如今的明朝堪称强盛,甲兵百余万,人口一两亿,完全有能力、有必要开疆拓土,为华夏拓展生存空间。

可惜这堂堂天朝,硬是被故步自封的保守君臣把持,全无进取之心,唯有求稳之意。

明明像狮虎一样强壮,偏偏生了一颗牛羊之心。自宣宗开始,弃疆万里。不说牧马千山,反而让虏、倭寇数次威胁两京。

西海这么大的草原,可以养马数十万啊,还有盐湖、皮革之利,更能控制吐蕃、连通西域。如今西海蒙古的主力已经覆灭,正是一举收復的最佳良机啊。

(请记住.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等於是已经到嘴的一块肥肉,朝廷却硬是不吃!你说气不气人

圣旨还严厉警告他,已经收復了河套,不可再收復西海,免得触怒整个蒙古部落,又引起吐番的不满。

反正就是你不能去西海,去了就是挑畔边事!那肯定是罪过,不是功劳。

戚继光坐下来,鬱鬱寡欢的喝了一杯酒,全无平定叛乱的喜悦之色。老將借著几分酒气说道:

“眼下西海蒙古空虚,真是收復良机。,朝廷若得西海,再无战马之患!可惜朝廷不听。”

“朝臣怕武將开边立功坐大,皇帝怕武將开边立功难制,都是私心自用!庙堂如此肺腑,置国事於何地,天下將士怎不寒心吶。长此以往,热血已凉,谁还有勇武之心”

戚继光眼晴有点湿润,“老夫四十年戎马,却如救火一般,东奔西走,南北奔波,脚痛医脚,头痛医头。老夫是打了很多胜仗,却都是防守战、反击战。”

“倭寇、韃虏、缅甸、洋夷,都能以弱小之力主动侵犯大明,可大明却只能防守,只愿防守!”

“主动出击,开疆拓土,才是最有用的防守。这么简单的道理,朝廷明明懂,却偏偏不干。”

朱寅闻言点头不语,忽然有点羡慕朱帅锌。起码朱帅锌能率大量军民去西域建国,

自己即便在海上有些基业,却还要做万历的臣子。

这其实没有可比性。

虽然他是穿越者,但朱帅锌能做的事,他却很难做。

因为身份差距。

朱帅锌是实打实的藩王,理论上他也是有资格当皇帝的。他爹又的確称帝了,对本来就对朝廷不满的河西军民来说,天然有很大的吸引力。

所以朱帅锌能得到蒙古叛军和河西百姓的拥护,他这个西明太子,不是完全没有含金量。

身份名义,有时候就是这么好用。尤其是局势一乱,很容易就能拉起一支兵马,要人有人,要钱有钱,基本盘可以很大。

朱帅锌父子若能成功割据河西,全国就会有很多人主动投靠。他们要是进入关中,就会有人主动献城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