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天命元年!(3 / 4)

加入书签

。兰州早就空虚,甘肃精兵还没回到河西,叶梦熊以步兵为主,很难赶在叛军之前回防河西了。而西海蒙古酋长真相的大军,也已经进入河西。不仅仅是兰州,甘州、肃州都不可守。”

“此事,我已经上奏朝廷。朝廷如今也知道,河西暂时会落入叛军之手。”

朱寅想到这里,心中很是鄙夷。

明初,肃王本来是封在甘州,作为河西防线的中枢。可是后来,朝廷將肃王南迁到兰州,废弛了河西防线。

此时的河西,防守如同虚设,有逐渐放弃的趋势。

朱寅继续说道:“我之前就上书,建议朝廷令肃王迁出兰州,免得落在叛军手里。可是来不及了。朝廷也知道,河西眼下没有精兵,长城又有漏洞,暂时肯定守不住。所以就算河西陷落,朝廷也不会怪罪,儘快收復回来,就是大功告成。”

李如松道:“相公真是目光如炬。肃王若是落在叛军手里,叛军声势就会復震,尤其是甘州卫、兰州卫等官军,可能会有人降贼!”

朱寅冷笑,“肯定有人降贼!河西那地方,虽然有几百万汉人,可胡人也不少,向来民风彪悍,对朝廷不满者大有人在,庆王只要树起偽帝的旗號,怕是能拉起几方人。不过叛军已经没有机会了。”

朱寅已经收到情报,河西不止一个將领意图投降庆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只是明朝中期之后,眾多边军兵变的延续罢了。

可是,即便很多汉人投降庆王,朱寅的情报网已经完全发力,对敌军了如指掌,就算庆王暂时占据河西,也不会持久。

他的情报和戚继光分享过,所以戚继光也很淡定,对战局很有信心。

李如松道:“相公所虑,就是末將所虑。军情十万火急,末將请求率领五千骑兵,提前结束修整,先行南下,牵制叛军占领河西,哪怕拖延一日两日,那也值了。”

他不知道朱寅的情报优势,当然没有朱寅那么篤定,心中对战局很是焦虑。

朱寅摇头道:“李將军的忠勇之心,我一定会稟奏朝廷。不过李將军稍安勿躁,王师连番大胜,叛军惶惶如丧家之犬,就算占据河西,又能负隅顽抗多久

最多两个月,河西必会收復。”

“如今我军疲惫,最少要再修整两日,不宜立刻出动。”

李如松眼见朱寅胜券在握的神色,心中也踏实了很多,不再要求率军先行了三月来,朱寅已经在军中积累起很高的威信,没有任何人因为他年轻就胆敢质疑他。

朱寅既然智珠在握,李如松也就深信不疑。

跟著这种统兵文臣打仗,真是痛快啊。

两日之后,朱寅和戚继光率领大军,沿著弱水南下。

数日之內后,河西传来的军情连接而来。

镇番卫指挥同知投降庆王,迎庆王入关,镇番卫將士高呼万岁。

隨后,永昌卫指挥使在永寧堡战死,余部投降庆王。

接著,以庆王为旗號的蒙古大军,兵临凉州卫城。当日城破,千户杀凉州指挥使,投降庆王。

“太子”朱帅锌下令斩杀凉州豪族,宣布他们为国贼,將他们的家財分给蒙古骑兵和归附的汉人军户。

很多汉人军户,斩杀百户、千户,夹道欢迎庆王。短短数日间,归附庆王者数以万计。

西海蒙古酋长真相的大军出祁连山渡过黄河,打著庆王的旗號,攻占肃州和甘州。肃州卫指挥使投降,甘州指挥使自杀殉国。

大小松山酋长率领五千骑兵,同样奉庆王旗號,攻占了兰州,俘虏了肃王一家。接著,押解肃王北上凉州,交给庆王。

西寧卫百户杀指挥使,发动兵变,投降庆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