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天命元年!(1 / 4)
第240章 天命元年!
歷史上的寧夏之役,至此变得面目全非。
穿越者的开疆雄心,极大刺激了西北蒙古诸部,导致西北蒙古势力对哮拜的支持更大,参与度更深。甚至还搞出一个庆王称帝。
实际上,也算被朱寅逼出来的。
鄂尔多斯的灭亡和河套的丟失,让西北蒙古诸部意识到,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將明军赶出河套、赶出阿拉善,斩断明军收復青塘的手。
明军几次大胜,反而逼的西海蒙古、鄂尔多斯残部,更加紧密的团结起来。
朱寅杀到霍去病到达过的居延海时,哮拜和庆王已经南下八日了。或许是庆王还有点天命,火落赤和瓦刺骑兵的出现,刚好挡住了明军追兵,为他们贏取了宝贵的时间。
而且情报说,鄂尔多斯残部已经和哮拜、庆王匯合,加起来有两方人。
可明军到了居延海,就不能再继续追击了。
连日在戈壁大漠的苦战,明军士马极其疲惫,已经接近极限。好不容易到了居延海这个水草丰茂的绿洲,必须要修整最少三五日,起码要养养战马的。
再要急行军追击叛军,那也不用打了,明军会累死在沙漠里。
如今的朱寅,可不是寧夏巡抚了。
他是赐尚方剑、钦差总督五镇军务!
明朝赐尚方剑,有先斩后奏、代天子节制一方之权,相当於魏普南北朝的使持节,高於假节和持节,低於假黄鉞。
朱寅获赐尚方宝剑,理论上可以对五镇將士和所属官吏,五品以下先斩后奏,五品以上停职待参,五镇四十万將士,都在他的辖制之下。授予如此权柄,
若是还不能镇压叛乱,那他也完了。
但实际上,朱寅本官只是正四品金都御史,並无副都御使和兵部侍郎加衔,
其实是没有资格当总督的。
他这是典型的低配。
而且圣旨上说的明明白白,他真正能指挥的也不是五镇四十万总兵力,而只是参与平叛的兵马。他这个低配的五镇总督是有水分的。五镇大半的兵权,其实是在西北经略大臣郑洛手里。
皇帝这么干,当然也有故意压朱寅的意思。
不过,朱寅也不客气。他一接到圣旨,就签发军令,再抽调各镇精锐,去凉州匯合,抵抗叛军攻占河西。
一日之內,再抽调延绥镇精兵五千、陕西镇八千、山西镇五千。
已经抽不出更多的精兵了。
五镇名册上有四十万大军,但是谁都清楚,那只是用来吃空餉的数目。实际上只有二十几万人,其中精锐最多十万,还要镇守自己的防区,能参战的机动精锐兵力,也就只剩几万人了。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朱寅这次又抽调一部分,已经是极限。
如此一来,加上甘肃巡抚叶梦熊的两三万兵马,朱寅指挥的平叛大军,將达到惊人的七万多人!
而敌军加起来,四方顶天了。优势在我!
直到此时,朱寅才安心了很多。只要不出大的差错,叛军必败无疑!
今日已经是五月十九,再休整两日,他就將率军沿著弱水南下,重走之前冠军侯的路线,直入河西走廊!
可是就在今日,朱寅收到了虎牙特务的一份情报,不是关於军情的,而是关於寧清尘的。
朱寅看到情报,顿时怒火中烧。
李太后这个愚昧妇人,居然打清尘的主意!李铭诚算个什么东西,也配和清尘定亲
郑贵妃固然阴险,为了自己的儿子不择手段。可李太后更不是东西!
最了解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