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太子少保!(2 / 4)
“元辅,我觉得不妥。”赵志皋语气淡然,“兵部官员还没有验功,大捷也只是奏报,怎么能立刻敘功呢似乎太急了些。”
他虽然这么说,但又不是他的重点。却听他继续说道:
“就算为了鼓舞士气,眼下就敘功,这种大功若能验实,也够封伯爵了,却只授正三品散官和勛位,算是薄待了吧”
王锡爵的脸色顿时有点阴沉。
他急著给朱寅敘功,都等不及兵部派员验功,当然不是爱朱寅。
而是想用正三品的散官、勛位打发了朱寅,大功小赏。毕竟这种大功传扬出去,很多人就会以为朱寅会封爵。提前敘功,反而能抑制封爵的舆论发酵。
对朱寅而言,越早敘功反而越容易被操弄薄待。
这是他压制朱寅的法子。毕竟朱寅太年轻了,就算有大功,也不能封赏太厚赵志皋当然知道王锡爵的心思,这才以兵部没有完成验功未由,不赞成立即给朱寅敘功。
王锡爵冷笑道:“哪里够封爵如迈兄言重了吧。王阳明封伯,那是平了寧王。朱寅呢他只是胜了几仗,可叛军还在西北蹦噠。岂可相提並论”
赵志皋等人都是不以为然。
王阳明平了寧王不假,可寧王的兵马是什么成色乌合之眾。
朱寅面对的可是子。
他出塞以来,连战连捷,收復河套,追逐叛军入大漠,斩杀俘虏数万人,这种军功不能和王阳明相提並论如果朱寅能平了叛军、解决庆王,封侯都够了。
王锡爵道:“前次乌梁素海大捷,兵部验功毫无差错,何曾有丝毫虚报瞒报可见朱寅报功,全是真凭实据。这次大捷又是联名具奏,当然不会有假。就算兵部还没有验功,我也相信是真。”
“既如此,还不如早日敘功,鼓舞前方士气,爭取早日平叛。早一日平叛,
就能节省万两国帑。早一月平叛,就节省几十万两银子。即便为了减少开支,也应该早日敘功。”
他已经打定主意提前敘功。一方面的確为了鼓舞士气早日平叛,另一方面也是防止朱寅封爵的舆论。
沈一贯扫了三人一眼,老神在在的说道:“元辅言之有理。提前敘功可鼓舞士气,將士们也能再接再厉,早日平叛。可这怎么敘功,却是大可商榨。”
“我以为,按照朱寅的战功,封个伯爵肯定是够了。可毕竟还没有平叛,难保一定不会先胜后败。国朝封爵,必要廷议敘功,从未如此草率过。是以这封爵之议,不合时宜。”
王锡爵不禁摇头冷笑,对沈一贯的滑头颇感无奈。
谁说封爵了赵志皋也就是隨口一提,老夫也就是隨口反驳一句,怎么就成了封爵之议
可是沈一贯三言两语,就无中生有的造出一个封爵之议,煞有其事的拿出来说事,混淆论题,借力打力。
此人如此惯於搬弄,已经近乎奸人了。
王锡爵不动声色,猜测著沈一贯的心思,神色更加幽冷了几分。
果然,沈一贯继续说道:“封爵之议固然过了,可既然要提前敘功封赏,那也不能敷衍了事。按照朱寅的功劳,散官升通议大夫,勛官升资治少尹实在是薄待,不但难以服眾,更可虑者会有损士气,適得其反啊。元辅为了早日平叛,也该从优敘功。可封爵又太重,两者取其中,不如加太子少保衔。”
“朱寅本就是皇长子的老师,按道理也该加太子少保。”
太子少保!
王锡爵毫不意外。因为他猜到,太子少保应该就是沈一贯的目的了。
东宫三少虽然只是虚职,並无相应实权,却是清贵尊崇的加衔。而且太子少保是正二品!
朱寅如果加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