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在下以为,此策多半可行!」(3 / 4)

加入书签

/p>

侥倖逃走的靶骑兵,只有数百人。

俘获的完好战马,就超过了一万匹。

一万韃靶骑兵,最后只有数百人逃走,连首领火落赤也被射杀,可谓全军覆没。

而明军的损失,可谓微乎其微。

直到黄昏时分,大获全胜的明军才清理完战场。

诸將一起恭贺朱寅大胜。此战若非朱寅,根本没有这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利。

经过此战,朱寅在军中的威信,明显又提升了很多。

朱寅却没有多少高兴之色。很多为朱家效力数年的家兵,都战死在丹霞地,

让他不禁很是伤感。

朱寅写了奏报领衔报捷,郑国望等人一一签名。自从庆王逃出贺兰山,这是足以振奋人心,给朝廷一个交代的大捷了。

如今情弊,將领和监军多虚报瞒报,讳败言胜,甚至杀良冒功。可是这场大胜,却没有丝毫水分。

可是捷报传到朝廷,肯定会有不少朝臣怀疑真假。

写完了捷报,朱寅这才召集诸將军议。

直到此时,郑国望等人才知道,为何朱寅会和李如松、秦良玉分开,只率五百多人回贺兰山。

原来五千前军在鸡鹿寨,遇到了南下的一万五千瓦刺大军!

前军只有两千骑兵,三千白杆军。在骑兵的戈壁大漠,绝非一万五千瓦剌大军的对手。为了主帅的安全,朱寅才在李如松和秦良玉的建言下,离开鸡鹿寨。

而李如松和秦良玉则是坚守鸡鹿寨,等候援军。

说起来,朱寅能以五百人在这个丹霞地守一天,抵抗一万靶大军多次攻击,那么如果他这五百强人不离开鸡鹿寨,而是和李、秦二人的五千兵马一起坚守鸡鹿寨,是不是就能打败一万五千瓦刺大军倘若能,那么朱寅是不是没有必要离开鸡鹿寨避险

不能。

为何不能

因为朱寅能抗拒二十倍的敌军一天,除了这五百人战力很强之外,最重要的是丹霞地的地形远比鸡鹿寨更有利小部队防守。丹霞地就像一个居高临下的小城,骑兵必须下马步战,就像在打他们最不擅长的巷战。阵形无法展开,兵力优势难以充分发挥,每次只能投入两三千人。

鸡鹿寨就不同了。

鸡鹿寨是个汉朝废城,很多城墙都塌了。而且周围很平坦,有利於大队骑兵绕城射箭,这恰恰是草原骑兵最擅长的攻城战术。一万五千瓦剌大军,可以完全发挥骑兵优势和兵力优势。

明军骑兵的战力不如瓦刺铁骑,这是明摆著的事。哪怕李如松的辽东铁骑,

战力也不如装备盔甲的蒙古铁骑,只是比没有盔甲的普通蒙古骑兵强。

蒙古帝国毕竟是阔过的,还是有些底蕴,就算现在四分五裂今非昔比,骑兵的披甲率也不低。

这一万五千多瓦刺大军,其中有五千是甲兵,也就是所谓的“铁骑”。

李如松的两千辽东骑兵怎么可能是对手李成梁的辽镇能威左翼蒙古,靠的可不是所谓的辽东铁骑,而是火器威力、兵力优势、贸易互市大权,更重要的是大明的威。

要说骑兵战力,如今最厉害的仍然是蒙古人。这一点,就是女真人也自愧不如。

秦良玉的白杆军虽然战力很强,可全部是步兵,对於骑兵只能防守,数量也只有三千。

所以,李如松和秦良玉哪怕拼尽全力,最多也只能守卫五天。

这是极限。

换两个一般的將领,一天都守不住。

现在已经两天了。两天之內,后军就必须赶到鸡鹿寨支援!

不击败围困鸡鹿寨的一万五千瓦刺大军,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