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相公真神人也!」(4 / 5)
/p>
朱寅眸中满是感慨。小黑眼中却满是迷惘。
当天午时初刻,朱寅追到了镇远关所在的旧北长城。
朱寅等人看兵部绘製的《九边图》,知道贺兰山从南到北一共有三十六处“寇路”,也就是东西通向的山口。
自古以来,西北游牧民族就是通过这三十六条天然山口峡谷,侵入寧夏。
镇远关之北,有大武口、红口子、王口、归德口、韭菜口,汝其口等十几个山口。
根据情报,叛军是从大武口进山。
明军过了镇远关,又奔驰数十里终於到了石嘴山的星湖海。
但见美丽的星湖海边,满是凌乱的脚印和战马的粪便。
湖边的青草光禿禿的,全部被叛军的战马啃得精光。
昨晚,叛军就扎营在此。
朱寅不禁勒马,举起望远镜看向湖畔的一座小山坡。但见小山坡之上,
还有临时搭建的石头“宝座”。
可见,昨夜庆王就是坐在那个小山坡的石头“宝座”上,接受叛军叩拜登基的。
虽然作为亲王,不是没有当大明皇帝的资格,可这也太马虎了吧。好歹打下一座城池称帝啊。
太急切了。
“暂歇半个时辰,湖中饮马!”朱寅当即下令道。
明军骑兵一人双马,可连续奔驰百余里,也该让战马喝水吃料,歇息一会儿散散体热。
明军歇息间,前方斥候来报,今日上午辰时四刻左右,叛军已经从大武口入山。
小右业典河渔氏。
朱寅闻言,毫不奇怪。
那些边民饱受贪官污吏和军官欺压,朝不保夕,苦不堪言。他们跟著庆王走,可能还会好过一些。
明中期以来,屡次发生边兵边民叛乱、叛逃事件,这绝非个案,而是愈演愈烈。
大武口入山虽然比其他山口好走,却比官道慢多了,一人一马的叛军要穿越出山,怎么也要三天。
也就是说,叛军最少要在山中过两个夜。
完全追得上!
两三天的工夫,擅长山地战的白杆兵怎么也能赶上骑兵,一起参战。
“走!”朱寅首先跨上战马,“未时初刻之前,必须赶到大武口!”
明军重新上马,轰隆隆往北而去。
又是三十余里,终於到了大武口。此时,叛军已经进山两个多时辰了。
纵马三十余里,朱寅已经一身是汗,可他还是第一时间整顿兵马,组织进山追击。
六千骑兵在大武口外整队,黑压压的一大片,铺天盖地一般。
朱寅集合什长以上军官,登高训话道:
“今日进山,我们要在贺兰山中最少两天两夜!很多將士听到传说,以为山中有鬼怪阴兵,死人无数,都是心存畏惧!”
“本官告诉你们,山中虽然的確地形险恶,却没有那么邪乎!豺狼虎豹、毒蛇猛兽自然是有,毒瘴迷雾也有,却绝对没有阴兵!”
“就算有阴兵鬼怪,本官乃转世星君,当年出生时紫气满室,香气三日不散,自然也有几分来歷,何惧鬼!有本官统兵,就算阴兵也要退避三舍!”
“叛军都敢入山,我等王师更是百无禁忌!”
听到朱寅的话,眾人都鬆了口气。对啊,就算山中有阴兵,可有稚虎先生坐镇,阴兵也不敢起势啊。
朱寅继续道:“本官这番道理,你们回去后说与士卒们知晓,让他们莫惧鬼神!今夜在山中扎营,听到任何动静都不要大惊小怪,谨防惊慌之下发生营啸。哪支兵马炸营,从管队到什长,皆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