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乌梁素海之战!(2 / 6)
明光甲,胸前掛著其他明將没有的望远镜,冷峻如石雕的苍然面庞下,是隨风飘舞的白鬍鬚。
犹如山岳挺立。
他手中不同顏色的令旗每一挥动,就代表著不同的命令。
数万大军在他的指挥下,组成一个严密之极的攻防大阵,犹如一个巨大的碾盘,逼著蒙古骑兵不断后退。
朱寅打了个盹,忽然被胡声惊醒。
他站起来扶著车軾,但见黄河滚滚东流,乌海波光万顷,大军气势磅礴,揉揉眼晴道:“爹,蒙古人退了多少里”
车上没有外人,叫爹当然没问题。
戚继光头也不回的说道:““最少退了七八里了。他们要是不战,就一直逼到他们的金帐和铁木真的灵堂。”
“稚虎啊,可真有你的。这个当口,你居然睡得著。”
朱寅笑道:“该做的孩儿都做了,战场上就是爹指挥若定,我管那么多作甚还不如睡会儿。”
戚继光抚须笑道:“哪有你这么当监军的朝廷要是知道你这么监军,就会定你玩忽职守之罪。”
朱寅忽然诗意上涌,片刻间就有了新诗一首,忍不住吟道:
“日月有光狼星黯,白髮老將战阴山。黄河水流胡筋远,乌海波冷烽烟寒。
飞城滚滚压万骑,战车鳞锁九原。若问戚公何如似,汉朝卫青秦蒙恬。”
戚继光朗然大笑道:“卫青蒙恬千古名將,老夫不敢相比,只能破敌於此,
不教愧对先贤可也!”
说完手中否黄色的令旗陡然一挥,旁边鼓车之上,鼓声骤然急促起来。
“咚咚咚咚一一隨著战鼓声加急,前面的战车顿时加快,两翼的骑兵也开始提速。
蒙古骑兵在战车的加速进逼下,只能加速后退。博硕克图等人都忍不住怒骂起来。
这种地形下,明军的战车实在厉害!蒙古勇士们居然被逼的一退再退。
再退下去,明军就会通过乌梁素海了。
明军士卒眼见之前囂张的蒙古骑兵被战车逼的连连后退,都是军心大振,土气更加高昂。
戚继光选择这个时机如此布阵,也正是为了提振士气,让明军士卒克服对蒙古铁骑的畏惧之心。
名將的工夫,绝不仅仅体现在战场廝杀。
朱寅看到城墙一般往前推动的战车,忽然想起了坦克衝锋战术。
真的很相似了。
明军很早就使用战车,从明初的武钢车、明中期的喷车,到晚明的火器战车,战车一直在用。战车其实是明军的常设兵器。
同样,后金军也经常使用战车,当然也是和明军学的。
但是眼前这种战车,却是戚继光改良的。他就是车战的战术大师。这种坦克战术般的战法,也是戚继光发明的。
每辆战车两匹挽马拉动,后面还可以推动,前面、两侧都是挡板,配备一门虎蹲炮或者一门小型佛郎机炮或者火箭,再配备两只鸟。
这种轻型火炮虽然攻城不行,杀伤力不大,可是因为重量轻,可以装载在战车上,对骑兵和步兵很有威胁。
每辆战车配置十人,火器兵五人,弓箭手两人,长枪兵四人。
何良臣说的好:“欲挡戎马之冲,非车壁不可。欲挡戎马之锐,非车击不可。”
这东西,就是蒙古骑兵的克星。
车营的缺点,戚继光也告诉过朱寅,就是协调很难,对训练、配合有很大要求,而且战车和火器要造的好。
而且,战车是对战利器,但不能追击骑兵。
用朱寅的话说,乃是战术难度大,需要士卒、各级指挥官具备比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