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国舅谋稚虎,化吉投郑氏(3 / 5)
文臣统兵,牧民一方,入阁辅政!做一番事业!帮常洵当上太子!”
郑国瑞道:“好!这才是郑家的好男儿!有志气!你放心,我和大兄都在锦衣卫当差,一定替你保守秘密,除了少数人,没人知道你是假男真女。““
“不过这次会试,你有把握中么”
郑国望好像用尽了浑身的力气,脑袋无力的靠在枕上,虚弱的说道:
“本来把握不大,可生病之后,想到朱寅那个小东西重病上考场,反而激起了我的狠劲,生死置於度外,写的文章比平时好了三分,虽是元气大伤,却更有把握登第了。”
郑国瑞有点意外,没想到因为朱寅的刺激,妹--弟弟的文章反而比平时更好,考中把握更大。
若真的因此考中,也算是阴差阳错的拜朱寅所赐吧。
郑国瑞道:“四-弟,你先在慈云寺静臥修养,千万不要伤了根基。朱寅之事,自有二兄处置。”
他听说,朝臣中有人建议,让朱寅当朱常洛的老师之一,教朱常洛读书写字。理由是朱寅乃神童,又和常洛差不了几岁,如此就能亦师亦友,常洛有他教授,还有他陪伴,岂不两全
很明显,朝臣们不但铁了心要打神童牌,还要將神童牌打到极致。
除非皇帝公开承认:皇子愚钝,不如朱寅。
否则无法再以长子年幼为藉口,拒绝长子出阁读书。
问题是皇帝能这么说么当然不能。哪怕皇帝不喜欢长子,皇长子也必须聪明过人啊。
郑国望喘息道:“朱寅若真的落榜也就罢了。万一考中,那就软刀子杀他。让姐姐劝皇上,让他和荣昌公主定亲,圣旨赐婚。成了駙马,他这张神童牌也就废了,朝臣们还好意思拿出来说事么更別说让他当朱常洛的先生了。”
说完这段话,她已经一身冷汗。
“什么”郑国瑞瞪大眼晴,“这也行荣昌公主才八岁啊。”
“八岁勉强可以定亲了。”郑国望阴柔一笑,“咳咳,朱寅也才十二嘛,也就大四岁。夫婿大四,幸福一世。”
“咳咳!”郑国望咳得满脸通红,她想大笑,却虚弱的笑不起来,娇喘吁吁。
郑国瑞摇头道:“公主姓朱,朱寅也姓朱,自古同姓不婚啊。皇上能同意么”
郑国望读书多,解释道:“周秦两汉、隋唐两宋同姓而婚都要治罪,就是蒙古人的元律也要判离。大明律,同姓为婚也各杖六十,判离。“
“但国朝所谓同姓不婚,如今指的却是同宗,哪有秦汉唐宋那么严厉死板公主是皇族,朱寅又非宗室,如何不能为婚只要姐姐力劝,皇上肯定会同意,皇上也希望找个神童女婿嘛,咯咯。”
说到这里,再也无力说话,只是喘息不已。
郑国瑞知道兄弟几人就是老四最聪明,当下点头道:
“好,我试试看,让姐姐劝劝皇上。四弟,你好好歇著罢。”
会试结束,数千举子陡然鬆懈下来,北京城的街柳巷,勾栏曲院,赌坊酒楼,生意更加火爆。
可是朱寅却仍然病臥云祥楼,闭门谢客,只是找医师、巫师、道士上门,连日问药、驱邪、打。
如此一来,很多人都为此惋惜。因为朱寅这个状態,在考场中肯定难以发挥,九成会名落孙山病的真不是时候。
这种坚持虽然令人敬佩,终究无缘登第啊,
只能等三年后了。
不少朝臣都感到遗憾。本来朱寅登第,就一起打这张神童牌,製造祥瑞舆论,力諫皇帝让皇长子出阁读书,最好让朱寅当老师兼伴读。
可是朱寅落榜,神童牌就很难打了。举人和进士,终究大不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