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退避三舍(4 / 5)
,已经被发配到景阳宫了!景阳宫那是什么地方大內东西六宫,就数景阳宫最是偏僻冷清!这与打入冷宫何异”
“宫中各种庆典宴会,恭妃母子居然不存在一般!竟是被排挤的成了透明人,没了参加的资格!”
又一人道:“何止!宫里传出来的消息还说,郑贵妃、宫女中官还迫害他们母子,不但缺衣少食,缺医少药,这么冷的天连炭都断了!这是要他们母子死啊!皇长子殿下別说出阁读书,能活下来怕也不易。”
“虎毒不食子!陛下独宠郑氏也就罢了,却置亲生骨血於不顾,当真惊骇天下!若是恭妃母子有个三长两短,议论汹汹,皇上何以面对列祖列宗啊!“
朱寅听到这些士子的牢骚话,对王恭妃母子也生出侧隱之心。
这是一对苦命的母子。
明史上有两位哭瞎眼睛的后妃。一位是钱皇后,为留学瓦剌的丈夫哭瞎了眼晴。一位就是王恭妃,为儿子哭瞎了眼睛。
王恭妃在景阳宫的日子经常是饥寒交迫,还被宫人太监欺凌。不说精神上被百般摧残,单说物质保障,甚至不如普通百姓。
她死前都无法见到自己的儿子,所谓“至饮恨而不得一诀”。
她死了四天,万历毫无反应,只当不知道,以至於无人敢收尸。当时是九月,尸体可能已经发臭了。
群臣几次上疏,万历才在王恭妃逝的第九天,下詔治丧。
治丧之后,又迟迟不安葬。群臣上奏十几次,万历一概装聋作哑。
后来福王一个妾室死了,万历却专门下詔工部,隆重安葬福王的妾室。大臣趁机上奏,请皇帝连王恭妃一起安葬。
万历这才同意。
於是堂堂太子生母,居然借了这位小妾的光,才得以安葬。
至於她的陪葬品,仅有两件品相极差的破银器,如此寒酸,还不如民间小富之家的陪葬。
万历之凉薄一至於斯,怎不令人齿冷心寒
就在今年,大理寺评事於仁会上一本《酒色財气疏》,指责万历偏宠郑氏,沉滴酒色財气,有废长立幼之心,惹的万历大怒。
朱常洛也是个可怜人。
万历国本之爭,朝臣联合起来指责皇帝“之伦理则不顺,质之人心则不安”,强烈要求皇帝立皇长子为太子,毋再以年幼为推辞。
群臣的坚持,让万历对朱常洛的態度更加恶劣。
朱常洛长期被父亲冷暴力,被郑氏迫害。十三岁才开始读书,还被故意缀学,差点成为文盲。
就算好不容易立为太子,也是朝不保夕。整整十年无法见到母亲的面。
三十八年的人生犹如囚徒一般。长期的压力让他油尽灯枯。
虽然最后熬死了老菸鬼,却只当了一个月的皇帝,来不及施展抱负就撒手人寰。
而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年纪轻轻死因可疑,一个在煤山吊死。
储位对他来说,从来就是痛苦的根源。如果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藩王,他这一生会幸福的多吧。
朱寅暗道:“朱常洛,我若是夺回大宗的帝位,其实也是帮了你啊。”
朱寅正想到这里,忽然有人喝道:
“好胆!竟敢背后非议圣上,传播谣言!拿下!”
“锦衣卫办案,余皆迴避!『
隨即就听到“眶当”一声,房门被端开,接著就是喝骂声和铁链声,噪杂的脚步声,钢刀出鞘声。
忽然又一个声音喝道:“住手!”
“本御史奉都御史海公之名,巡查全城!临考之际,大比之年,谁让你们捉拿进京赶考的举子有圣旨么你们好大的胆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