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群女送考(5 / 7)

加入书签

不能打招呼。

號房非常狭小,在朱寅看来只有一平米出头,不到一张床大。

而且墙壁很矮,身材高的人都难以站直。与其说是考房,不如说是牢房。所谓“广不容席,檐齐於眉。”

朱寅忽然想起蒲松龄对於考场號房的形容,聊斋先生说考舍犹如蜂巢,“孔孔伸头,房房露脚,似秋末之冷蜂。”

还真是这样啊。想到聊斋先生的形象比喻,朱寅忍不住噗一笑。

这一笑顿时引起傍边监考士卒的侧自。他不明白,此时人人神色凝重,如临大敌,为何这个小考生,却还无故发笑。

可是这么小的考生,长得又这么可爱,胆子又这么大,顿时引起了这个士卒的喜爱。

“小公子,俺帮你收拾。”这士卒抽出腰刀,居然帮助朱寅清理號房。

但见他用刀斩出號房中的草,手脚麻利扒拉出来,堆在號房外面。

原来,为了监视考生,每个號房外都有一个士卒,叫做“號军”。

这次的考生有五千人,意味著光是號军,就要调用五千人,

號军的来源很多。除了五城兵马司,以及应天府、江寧、上元两县的衙役之外,还有南京京营、孝陵卫、锦衣校尉、江防水军等等。

但是,號军也是隨即抽调,隨即分配的。

每一次大考,都要抽调近万士卒,维护贡院秩序。

负责朱寅號房的號军,乃是南京锦衣卫的力士,是锦衣卫中的普通士卒。

朱寅赶紧拱手行礼:“大哥尊姓大名,在何处当差啊”

那號军笑著回礼道:“小人元釗,一介军户粗汉,不敢受小相公的礼。小人如今在南京锦衣卫驯象所当差。”

他二十有余,却对年仅十一的朱寅自称小人,这也毫不奇怪。

因为他是军汉,而朱寅是士人。双方身份差距很大。

朱寅如此客气,反而让他有点受宠若惊了。

朱寅问道:“锦衣卫驯象千户所---如今南京还有象么我记得,驯象千户所在广西啊。”

元釗见他感兴趣,很有耐心的解释道:“有啊,象房所还有二十四头大象,

为的是如果皇上南巡,仪仗要用。只是—“

说到这里,他似乎有难言之隱,换了话题道:

“小相公没有说错,锦衣卫驯象千户所的確在广西,是专门捕捉野象、训练战象的。可又在南京、北京各留一个驯象百户所,管理象房中的仪象。“

朱寅这才明白了。原来驯象千户所分作三处,三个百户所在广西,另外两个在两京。

南京丹阳湖畔的象房,如今居然还养著二十多头大象呢。

“原来南京还有大象,真是令人欣慰啊。”朱寅似乎很是高兴,“到时一定去看看。”

元釗神色惭愧的说道:“南京象房有象奴数百人,小人不过是看管象奴的力士而已。小相公若想进象房看象,小人却是爱莫能助,无权准入。”

朱寅忽然想起黄冠、郭任等“建文逆臣”的妻女,正是被朱棣配给了南洋进贡的象奴为妻。

他心中有数,换了话题神色诚恳的说道:

“元大哥连个座位都没有,实属辛苦。这次要陪小弟九天,小弟委实不落忍傍边其他號房的號军,见朱寅对士卒如此客气,不禁都是心存好感。

清理完號舍之后,朱寅这才坐了进去。

此时太阳刚好下山。元釗等號军也离开了,回到了號军休息的军舍。

坐下来之后,朱寅发现又多了一个优势:因为他身子小,所以这个號舍显得不太逼仄。若是成年人,那就更加压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