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巡南庄(大章节)(6 / 7)

加入书签

大明朝这种隱藏户籍的佃农极多。这也是为何大明如今有一两亿人口,

可黄册上始终是六七千万的原因。

明朝黄册,只统计纳税人口。纳税人口之外,根本不管。

各级官员心知肚明,可是事关他们自己的利益,当然不会去改变,时间一长就理所当然了。

至於皇帝,当然也知道实际人口远超黄册统计数据,可是他们囿於所谓的祖制,受限於利益集团的抗拒,也只能装糊涂。

朱寅记得,万历时期的西班牙人拉达记载:有一户姓夏的大户,家中有七十多人,但黄册上的纳税登记只有四人。

可见明朝对户口的管理,已经完全失控了。

否则王家怎么能將一个村庄的人口,变成自己的庄园农奴

很多黑明的人,击明朝是农奴制,虽然太过偏激,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几个庄头面面相,神色惊,都感觉新庄主的做派,和王家大不相同。

似乎很是和气

“老爷稍后,且在这里歇息,我等立刻去办。”

徐庄头等人行礼,领命退下。

朱寅总算感受到,佃户对大地主的敬畏了。

但这种滋味,他不喜欢!

却说几个庄头退下,都是犯了难。

“我等斗大的字识不了一筐,只能写自己和家人的名字,怎么登记造册难办啊。”

其中一个老者用满是污泥的手搔搔脑袋,说道:“请先生帮忙我们给他一壶酒,他肯定愿意。”

徐庄头喜道:“对对!先生虽是外地人,但也算本家,是了不起的读书人,趁著他没离开,就请他办。“

几人立刻准备了一壶自己捨不得喝的酒,带了一些咸豆子,就一起赶到附近的山神庙。

山神庙中,一个头髮白、身穿青衣的儒雅老者,正翘著二郎腿,躺在门口的躺椅上晒太阳。

看到眾人过来,他立刻坐起来,写满落拓的老脸,顿时容光焕发。

“你们送酒送菜,像是有求於我说吧,何事。”

“喝完你们这壶酒,做完你们求我的事,我就走了。”

茅庐之內,朱寅说道:“等他们登记完,我们就回去了。趁著还有空,

再去东庄。”

时间有限,他不打算多待。

庄姝道:“对,我们儘快走吧,不要在这吃午饭。你看他们,一个个灰头土脸,指甲里全是黑泥,身上都是汗酸味儿,做的饭菜我可不敢吃。”

唐蓉也点头道:“是啊,我也吃不下。吃了我怕拉肚子。还是儘快走吧朱寅闻言,心中很是不喜。

过了一会儿,康熙脸色难看的过来稟报导:“主公,我们的车被拔辖了”

“什么”朱寅眉头一皱,“拔了车辖谁干的”

康熙摇头,“不知道。一对车辖都被拔走,应该是有人故意使坏。”

车辖是车轴和车轂上最重要的物件,乃“管辖”的本义。车辖被拔掉,

车就无法行走了。

每辆车的车辖,都有点不同,很难用其他车辖直接替代。

朱寅不禁想到了《汉书》中“投辖留客”的故事。

说是汉朝陈遵非常好客,每次客人上门,就令人偷偷拔掉客人的车辖,

投入井中。客人的车走不了,只能暂留。

难道,这里有人希望自己留下,所以才拔掉自己的车辖

此地离家有二十多里地,没了马车,他带著一个婴儿和两个小脚姑娘,

总不能走著回去吧

可恶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