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若初见(4 / 6)

加入书签

月,泮宫望梁台。

穆穆彝伦下,曾是玉络来。

同绕珍珠水,不见六朝哀。

此诗一出,雯时间整个课堂一片寂静。王瑞芳的眸子,慢慢变成一片灰色。

“好!”周博士忍不住击掌,目中满是激赏之色,“十岁稚子,能发此苍音之语,诚神童也!”

李助教也不禁讚嘆道:“怀古之嘆,嘆今之伤,忧思婉转,沉鬱清白,余韵悠长,有正始之风啊。稚虎,难为你了。『

“难怪周博士说你有魏晋风度,诚如是也。”

除了两位老师,很多有水平的监生,也不禁点头称是,更不敢孩视朱寅了。

朱寅这首诗,他们不是完全写不出来,可是朱寅只有十岁啊。

还是临场发挥,立时而就。

这首诗好在哪里好就好在一个忧字。將南雍的时空变幻,歷史兴衰,说的忧思沉鬱,借古讽今,又全无怨气。

诗句婉转曲怀,却又不故作隱晦艰深,而是恰到好处。也就是李助教评点的“沉鬱清白”。

相比歌颂太平盛世的王生,朱生的诗格,明显高了一个档次。

优劣立判,高下立见。

就是王瑞芳自己,也忍不住两拳紧握。

他输了!

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认,朱寅的这首比自己的好。但他不觉得朱寅比自己强,

只是立意取巧而已。

可恶啊。

朱寅听到眾人的讚扬,环环作揖行礼,波澜不惊的说道:

“两位师长,诸位砚兄,实在是谬讚了。朱寅愧不敢当!再则,诗词终究是小道,何足掛齿我辈到底还是科举制艺为先。这八股正途,科举制艺,才是我来南雍之志。”

一番话,说的四平八稳,面面俱到。

眾人闻言,不禁相视而笑这哪里是十岁稚子那也太早慧了,分明是科场油子。

周博士四顾笑道:“老夫说什么来著这还不是神童么稚虎才思敏捷,冰雪聪明。诗写的好,八股制艺也差不到哪里去。”

眾人闻言都是点头,一时间忘记了王瑞芳的诗。

他们甚至忘了,两位师长都没有点评王瑞芳的诗。

王瑞芳不甘之下,又对董释使了个眼色。

董释想了想,忽然鬼使神差的说道:

“朱师弟此诗,好是好的。以师弟年纪,的確难得。可是朱师弟对朝廷对皇上心怀牢骚,终究不妥啊。”

他没有说心怀怨望,却说“心怀牢骚”,也算是刻毒了。

周博士咳嗽一声,肃然道:“什么心怀牢骚满嘴胡言乱语,荒谬!”

“是!”董释脸色涨得通红,只能汕汕退下。

周博士这才对朱寅点点头,“老夫主治《春秋》,制艺上的事情,你也可来博士厅寻我。”

朱寅道:“是!”

周博士又对李助教道:“伯康兄,朱生聪慧,但终究是小儿,还望伯康兄多费心啊。”

李助教笑道:“玉稷兄,朱生可是我的学生,此话何须你叮嘱不过,他若是跳级,我也教不了他几个月。”

等到两个师长一起离开,眾人顿时七嘴八舌。

“稚虎师弟,真有你的,你刚入南雍,就受到助教和博士看重啊。“

“稚虎是神童,哪个师长不喜欢得良才美质而教之,师者之大乐也。”

“稚虎师弟,你诗才、书法皆有神童之姿,经书制艺定然不差,若是四年后中举,那就是十四岁的举人了。”

“为何是四年后明年就一定不可么”

“明年你还真敢想。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