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笑面虎(3 / 7)

加入书签

北里。

如果他强盛崛起,成为第四家豪门,就刚好成为北里的代表了。

到时,就是北里朱。

此时,大戏台上的锣鼓声又打断了朱寅的幻想。

这次还不是唱戏,而是萧箏合奏。

吹萧的少年吹得如泣如诉,圆润婉转。弹箏的少女弹的玉落珠盘,鸞鸣凤奏,却是一曲《傍妆檯》。

“赏!”

张世勛放下酒杯,“啪”的一声打开扇子,隨口作了两句诗道:

“休道村歌社鼓俗,正始之音野趣无。”

诗的意思是,张府中养的家班歌姬虽然是“纯正典雅”的正始之音,却没有眼前“村歌社鼓”的那番野趣。

言下之意,就是平日吃惯了大餐,吃点野菜还挺美味。

自矜之心,不言而喻。

实际上,张府中养的私家班子,演唱的多是郑卫靡靡之乐,又算什么正始之音

同为读书人的刘元初也授授短短的须,笑著吟出两一首新诗:

“萧动溧水千尾鲤,箏落青桥一片云。琴歌酒赋神社下,功名富贵何必寻。”

他是差点考中举人的副贡,作的诗也比张世勛水平更高。

朱寅听了,忍不住吐槽一声凡尔赛。

你特么要功名有功名,要富贵有富贵,已经是草民眼中高高在上的人物,还说什么『功名富贵何必寻』”

几个大人物各自封了五钱银子的红包,台上的吹簫少年和弹箏少女,当然又是千恩万谢。

接下来,又是一通三棒鼓,有点像是北方的鼓词,是在鼓声中说唱。

敲鼓的女艺人迈著一双天足,绕著戏台步步生莲,敲鼓唱道:

“梁兄啊,你道九妹是哪个就是小妹祝英台-梁兄啊,我有一件伤心事,

想要明说口难开。”

朱寅发现,上台的女艺人,不管是琵琶少女,还是弹箏少女,还是这个棒鼓女子,都是天足。

她们不是倡优就是乐户,都有一个身份:贱籍。

这说明,身份低下的贱籍女子,多不缠足。

三棒鼓之后,才开始唱戏了。

第一场戏,是崑剧《龙虎斗》。

接下来就是《打稻戏》、《过锦戏》。这种戏是老剧目了,是连宫中皇帝也要看的教化之戏。

等到下午子时之后,真是好戏连连,连接上演几齣傀儡戏。

先是《七擒孟获》。

“这不就是布袋戏么”寧採薇说道。

朱寅点头,“布袋戏,其实就是傀儡戏,有两千年的歷史。”

傀儡戏在后世,大陆地区早就没落。但在某岛却极其兴盛,成为一张文化名片。

此时大戏台上,木偶和布偶做成的人物,居然有真人大小,在提线的操纵下,一个个的上台。

那些傀儡角色,穿著真人的衣服,看上去带著一种诡神秘的美感。

它们虽然被提线操作,可那些提线被衣服遮掩,並不容易看到。

首先上场的就是诸葛武侯的傀儡角色,但见“武侯”羽扇纶巾,真人也似,

在戏台上昂首挺胸的走了几步,抚须道(配音):

“魏延听令!”

这一声配音,语气犹如苍音龙钟,声震戏台,十分有穿透力。

原本有点噪杂的现场,顿时安静下来。

“末將在!”

隨著另一个配音响起,脚步鐸鐸,一个武將般的傀儡人,也从幕后而出,来到武侯面前,动作夸张的行礼:

“魏延,请丞相一一示下!”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