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寧大脚(5 / 6)

加入书签

“呵呵,寧大脚就寧大脚,隨便他们说去吧。”

赵嬋道:“奴家对有些人说,不要对人家小姑娘评头论足,不厚道。可那些人也听不进去。”

“以奴家说,你是小公子的童养媳,他自己都不嫌弃,有什么打紧裹脚太疼了,奴家当年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泪。只要有个好归宿,不裹也好。”

寧採薇忍不住问道:“他们叫我寧大脚,可村里肯定也有其他人没裹脚,总不能都这么起绰號吧”

赵嬋解释道:“本乡妇人绝大多数,多多少少都裹过脚,只是三寸金莲不多。多是四寸银莲。即便少数超过四寸,那也不太大,总算裹过。””

“完全没有裹脚的,只有孤女、残疾、尼姑、道姑、弓女、轿女、戏子、女医、乐女、女奴、船女等人。”

“可妹妹你,显然不属这些,又是外来户,也就格外引人注意,寧大脚的帽子就给你扣上了。””

“本村是大村,人多口碎,鱼龙混杂。大多数乡亲还是厚道的,可也有不少尖酸刻薄的醃攒无赖,惯会损人顏面,拉踩起鬨,唯恐天下不乱。”

“这种人就算当面呼你为寧大脚,也毫不奇怪。你也不要和他们一般见识,

不然他们只会更来劲。”

“真就是羊角葱靠南墙—一老辣已定。”

寧採薇点头相谢道:“多亏嫂子提醒。小妹心里有数了,要是他们这么叫我,我就置之不理。”

赵嬋很会安慰人,笑道:

“奴家见妹妹倒像是个爱习武的,却是个巾幗女杰的样子,一双天足英姿颯爽,有何不好”

“若是天下女儿都像妹妹,那些骚韃子都不敢南下牧马了呢。”

“都像我等这些三寸小脚,韃子来了都逃不远。”

朱寅听到这里,不禁想到了一个叫瞿思九的人。

瞿思九上疏万历,言蒙古屡次南下犯边,是因为塞外没有小脚美女。

只要送给韃虏大批裹脚女子,柳腰莲步,娇弱可怜,必定会让北虏沉涵其中,消磨凶悍之性。

瞿思九的建议,居然被认真討论明朝士大夫言“缠足必三寸”。就算不是三寸金莲,起码也要是四寸银莲。

晚明后妃都是小脚美人。比如田贵妃的脚『三寸雀头,娇小可爱』。

瞿思九的惊人之论,也就不足为奇了。

赵嬋又道:“赛脚会后的第二天,就是秋社社戏。再过几日,秋收就完工了。稻子进了仓,就该祭社唱戏。”

“你们初来乍到,到时一定要去看秋日祭社戏。今天年景好,穀子打的多,

大伙高兴,社戏要唱两天呢。”

“要是捨得使钱,就要先找里长,买了靠前的板凳,社戏才看的过癮。”

朱寅和寧採薇听到还要举行社戏,不约而同的想起鲁迅先生的小说《社戏》。

两人不禁心生期待。

明朝的秋社大戏,一定很热闹吧

赵嬋又坐了一会儿,说了一些村里的新闻旧事,算是让朱寅和寧採薇熟悉乡情。

她说到了本乡三家高门大户。

第一家是东里张家,是本乡如今唯一的进士家族,家主在河南做著四品知府,儿子也是举人。

张老爷就算回乡扫墓,也是能和本县父母官直接说话的人。

张家有良田万亩,附近好几个大庄园,家里牛马成群,奴婢成行。

还有海船出海,赚的银子海了。

这是最不能得罪的。

第二家是西里王家。王家是举人之家,家主就在南京做官,本县八品主簿!

就是张老爷回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