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县衙(2 / 3)

加入书签

,你人生地不熟,送礼打点都没有门路。

所以,朱寅不能放弃这艘船。

“如何通融”对方没想到这孩子如此上道,这么懂事的主动提出来。

那就好办了。

他伸出一个巴掌,“再加五十两。黑船的风险,我就替小船主担著了。”

“你这船要是在县衙补充船契,可能不止五十两,说不定还要被百般盘问。”

“先说好,鄙人从不还价。五十两担著天大干系,多么行,咱们就交易。不行,咱们交情在。小船长,然否”

朱寅真是服了。

对这种小人物,一点办法都没有。

“好吧,就五十两。”朱寅乾巴巴的说道。

守渡人又得了五十两银子,满脸都是喜色。

这种没有船契的黑船,可是不多见啊。既然遇到,当然要狠狠宰一刀。

刚好给如意楼的相好买一套头面,那小美人就高兴了。

吃的就是这碗饭,这种钱不赚,那不是混蛋么

他的语气也温和多了,“小船主尊姓大名年岁几何”

寧採薇道:“船是我的。我姓寧,名採薇,十岁。”

守渡人登记了船主船籍,又用自己的鈐印一盖,將单据双手交给寧採薇,笑道:

“小娘子可要收好,不要再被烧了。”

寧採薇也露出职业假笑,“那就再会吧。若是百日之后续期,可是只收停泊费”

守渡人正色道:“那是当然。有的钱,同一人身上只能赚一次。”

眾人正要离开,那守渡人忽然说道:

“诸位刚来南京,初来乍到,可需要购买一些必要书籍请看这边…”

他指指书架上一排排崭新的书籍。

朱寅对繁体字已经很熟悉,眯眼一看,只见是《士商类要》、《一统路程图记》等书。

这种书,的確是有用。

朱寅当即买了四本,了二两银子。

这其实很贵了。

二两银子能买三石粮食。可是此时的明朝,书籍仍不便宜。

眾人回到船上,將马匹全部牵上岸,马车也推上来。

至此,才算是弃船换马。

朱寅翻看新买的南京街衢图,指引马车上了利涉桥,进入贡院街,又沿著热闹无比的贡院街往西,来到东牌楼的夫子庙。

夫子庙前更是热闹到极点。一眼望去都是人群。

来这里,当然是吃饭。

找到一家叫畅快楼的酒楼,进去吃饱喝足。

吃完饭,朱寅等人要做一件很重要的事:买户口!

没有户口就是流民身份,处处受阻。

之所以说“买户口”,是因为此时的明朝,黄册户籍统计混乱不堪,基层管理已经废弛。

官府胥吏趁机舞弊敛財,视国家户籍制度如儿戏。

晚明时期纲纪崩坏。加上商业迅猛发展,士民对金钱的崇拜空前高涨。

在朱寅看来,晚明社会有点像十八世纪的欧洲。

只要使足了银钱,管你是流民还是黑户,都能给你重新造册黄簿,拥有合法身份。

这便是买户口了。

南京城属於两个附郭县,南边是江寧县,北边是上元县。

所谓的南京城,行政区上都属於两个县的一部分。

两个县的县衙都在南京城。应天府的府衙,也在南京城。

三个地方行政衙门同城办公。

朱寅要去的地方,是距离更近的江寧县衙。

准备一番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