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灌园(1 / 4)
镇海门外,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大道直通城门。青石道两边遍植柳树,都有百年树龄。
这些柳树可不是乘凉绿化才种的,也是为了城防。
敌人若是攻城,就必须先砍树,不然被遮挡视线,也无法列出攻城阵型,队伍还被大树分割。
就是攻城用的火炮,射击角度也被大树遮挡。
此时树荫之下,已经摆满了小商小贩的摊位。
竹蓆上摆著夏令瓜果、海鲜、糕点、酸梅汤、人儿、芭蕉扇等货品。
头戴方巾、身穿短褐、脚穿草鞋的摊贩们,犬踞一般坐在摊位前的小马扎上,摇著蒲扇,扣著脚丫,捫著虱子,喝著凉茶。
时不时对进城出城的行人吆喝道:
“晌午后採摘的黄瓜,刺还是硬的哩!”
“活蹦乱跳的虾米啊,只要两分银子,连篓端走!”
“天热!来碗酸梅汤”
“眼见太阳落山,贱卖了家去!”
三三两两的行人围在摊贩,討价还价。
这还是城外,就很热闹了,红尘烟火的气息已经扑面而来。
城门楼子之上,佇立著一尊神像,面对大海的方向。
似乎是龙王爷沿海城池的门楼上似乎多有海神、龙王的雕像。
城墙的马面、羊马墙、敌棚之上,架著一蹲蹲大炮,黑洞洞的炮口对著城外。
朱寅手搭凉棚,眯著眼睛,饶有兴趣的打量城墙上的大炮。
此时的登州,还不是后来孙元化大量配置西方火炮的登州。
如今这些火炮,都是明朝国產火器。
最大的就是大將军炮了。
有能发射开弹、散弹、实心弹的满天星火炮;有只发射开弹的飞云霹雳炮;还有虎蹲炮…
听起来似乎很不错,可朱寅知道,这些火炮无论是可靠性、射程、精度、威力,都已经落后於西方世界了。
这些火炮,用的还是一百多年前永乐朝的技术。这么多年了,进步不大。
而在明朝中期以前,中国的火器技术,仍然领先世界,独步全球。
可如今都晚明了。
不过,即便明朝火器技术已经落后西方,可差距並不大,很容易实现反超,毕竟基础还在。
真正大倒退落后的,是清朝。
朱寅暗嘆一声。四书五经的科举制度误尽苍生,满清入关的歷史遗恨误尽华夏。
不落后挨打才是怪事。
眼下正有一群打著赤膊、穿著鼻竇裤的城防士卒,用绑著干麻布的长杆,懒洋洋的清理炮膛。
隨便两三下,也就完事了。
戚老爹见状摇头道:“老夫说了多少次,竟然无人搭理。这清理炮膛,要用油水,下力气,干细活,炮才不易哑!”
戚报国苦笑道:“爹爹何须气恼他们敷衍了事,若是海贼来犯打不响炮,吃罪的自是他们,与爹爹何干”
“爹无官一身轻,这不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么”
他虽是这么说,可语气之中带著深深的怨念。
对朝廷的怨念。
“胡说!”戚老爹又要动怒了,“军务事无巨细,都不可马虎大意!系一城一地一国之安危,谁能置身事外!”
“咳咳…!”
朱寅赶紧垫踮起脚,高举小手拍著他的背,说道:
“老爹说的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啊!上至帝王將相,下至贩夫走卒,谁也不能独善其身。”
“说的好啊,说的真好!”戚老爹一脸激赏之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他摸著朱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