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立族规(2 / 4)

加入书签

p> “……若是有更多孩子来读书,也是好的。”

宋亭舟想借鉴孟晚创办的松韵书院,将族学也改成一个海纳百川的书院,给普通贫困的农户,一个改头换面的机会。

像孟晚说的那样,不必人人都奔着大官使劲儿,简单学会了常用字,或是再往算学上进学,给店铺算算账,或是学学画画,给人家建造宅院房屋画画图纸。再杂一些还可请上几个木工、瓦匠、石匠、郎中等,学学百工之术,皆可闯出一方天地来。

整个禹国有多少读书人,每三年一次的会试又能录取多少人才,最后又有几人才能真正授官赴任呢?

人不读书万万不行,可一门心思只死读书也是寸步难行。

何夫子就是一个很好的路子,不能将自己这一生渐渐走窄,人这一生还该有许许多多的出路才对。

五行八作,都该百花齐放。

那群学子看似眼睛看着正前方,实则耳朵都在往这边伸。

有人听宋亭舟的话若有所思深感明悟,有人却嗤之以鼻。

“读书不当官,读来还有什么用?士农工商,不入仕去做商贾工匠,那便是自甘下贱。”

“就是,宋大人自己入朝为官,怎么还劝别人做工做商呢?岂不可笑?”

有的人虽然也这么想,但是没说出来,大部分人都是尊敬宋亭舟的,这可是他们宋氏一族最有出息的人,不是宋大人,他们也不可能坐到干净的学堂上读书。

“什么下贱不下贱的,宋仁、宋立你们未免太狂妄了。”

“宋大人也是为了咱们好,要是一直考不上,一直拖累家人还要硬是科考,还不如去镇上给人做账房先生呢!”

都是不大的少年,甚至还有六七岁的孩童,说着说着就吵了起来。

听着学堂内的乱象,何夫子又羞又怒,“大人见笑了。”

宋亭舟微微一笑,“生而为人,本就各不相同,纵然学生如今官居要职,却也不敢说自己讲的就一定是对的,拙见罢了。”

他洒然拱手,“不耽误夫子讲学,学生这就告退了。”

何夫子一路将宋亭舟送到族学大院的门口,等人走了,沉着脸从墙边找了根趁手的荆条进了学堂里。

“何夫子如何?”宋亭舟回来后孟晚问道。

宋亭舟神色放松,“比曾经更豁达不少,等明早和族中商量过后,便可准备扩建族学的事。”

孟晚从脑海中回想松韵学院的布局,男子进学到底比女娘和哥儿多,是要在松韵学院原有的基础上在扩建一番的,“我进屋画图纸去,应当不用外请旁人画图了。”

宋亭舟拽住他,“还要找瓦匠、工匠、木匠,不急这一时半刻。”

“也是,一切都要慢慢来。”孟晚目光悠远。

做这种事,前期都是吃力不讨好的,松韵学院是,义学也是,如今的族学也是。它们后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尽管孟晚已经在竭力避免,或者想对策的,但仍不能保证十年、二十年之后,这样公益性质的建筑不会变了味道,就如同谷阳县的义学一样。

可他愿意试试。

赚这么多钱花又花不完,当是为后代积德了。

孟晚站起来伸了个懒腰,问路过的黄叶,“晚上吃什么啊?”

黄叶报了几个菜名,孟晚有点腻歪,夏天他胃口本来就不怎么好,炒菜热菜吃不下去,凉菜就那几样,也就打卤面能多吃点,但天天吃又腻歪。

常金花看出来了,“明日娘给你做米粉吃?”

孟晚双目一亮,“成!”

第二日一早,孟晚跟着宋亭舟去了宋家祠堂。宋家以前是没有祠堂的,都是农户,祖上几代也没有什么能人,都是种地的,也就是前些年宋亭舟出息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