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三年后(2 / 4)
瓦片也都是整整齐齐,明白是宋六叔和宋六婶时常过来照看,心中自然感动不已。
早年他们走的时候宋亭舟中了秀才,免了粮税,因此租他家地的刘家一家日子也好过了不少,虽然衣服还打着补丁,好歹一家子都能吃饱饭了。
刘家老实,这些年的粮食都留一半折成银钱交给了常金花。张小雨和宋二叔来家里看望,常金花背地里又把这钱给了张小雨,让他藏好了自己买些肉吃补补身子,告诉他身子好了才能生娃,不然干再多也是白受累。
张小雨拿着钱哭了一场,便是娘家人也只会说些体己话,拿不出这么多银子补贴他来,常金花的话他记在心里。
常金花又板着脸敲打了宋二叔一顿,堂堂一个汉子,懒在家里都生锈了,地里活计都靠夫郎,岂不丢了宋家的脸?
自从村里人知道宋亭舟成了举人老爷,常金花现在在族里说话比族长都好使。
孟晚指教常金花一番,让她和宋亭舟拿上一百两银子给族长,让他补贴补贴宋家太过贫困的,或是无儿无女的。
这些银子既不会过于夸张引人瞩目,又是宋亭舟如今身份拿出来比较合理的,一人可带领起来一个家族,一个家族又可以反哺一大群人。
他们回乡住了七八天,张小雨和宋六婶时时过来串门,除了她们,还有族里的许多亲戚,村长、当地乡绅,这七八天家里人来人往的,除了晚上睡觉清静些。
隔壁田家院子里有小孩子软软的咿呀声,小梅的孩子也已经一岁大了,孟晚路过时见到,是个极可爱的小哥儿,只是有些瘦弱腼腆,不像他娘以前那么活泼。
宋六婶说小梅生孩子的时候,险些死在家里,田旺借了村长家牛车给拉到镇上才把孩子生了下来。
孟晚以前是见识过他婶儿怀孕生子的,孕期各种检查补这个补那个,心情也有很大关系,家里谁都不敢得罪她。
小梅难产可能是因为孕期过得太不安稳,家里接连死人受了惊,好在大人孩子都没事。
孟晚走之前去看了她,给孩子留了一匹细棉布做衣裳用。小梅为人母后人稳重许多,对孟晚说话也和从前不一样了,客客气气的。
重新回到昌平,常金花还难受了几天,说自己年纪越大越想家了,被孟晚插科打诨的闹了过去,便又忘了这事。
四月初五,孟晚去铺子里盘账,给黄挣和其他写手算分红和工钱,聂知遥的那部分他先拿着,年底南上兑成银票拿到盛京去。
如今铺子里楼上楼下已经人满,再不复三年前空空荡荡只有员工三两个。
盘完账黄挣将孟晚叫到楼上议事,“大嫂,最近宝晋斋在暗地里挖咱们的人。”
黄挣表情愤怒又无奈,这些年他们清宵阁的名气打了出去,待遇和口碑绝对是昌平一等一的,因此招揽的写手越来越多。
人多选择便多,孟晚如今也不是什么人都招了,初设门槛,能到阁里坐班的都是经过他培训的,有什么创意也是阁里的写手先写,其他零散投稿的人就自由发挥,黄挣挑写得好的放到阁里。
这几年阁里话本子的质量逐步上升,不光昌平的书肆,甚至连隔壁奉天都有书肆老板过来谈合作。
宝晋斋当初想跟风,如今却是拍马都跟不上,孟晚他们火什么,宝晋斋就跟风写什么,但没等他们写出个什么名堂,清宵阁就又换了文风。
如此一来,宝晋斋里的写手在东家眼里如同废物一般,东家脾气差,将写手圈养起来如同对待畜生一般。他们眼馋清宵阁的待遇,却无一人敢背叛宝晋斋,没别的,就凭宝晋斋后头站着的是吴知府,他们一家老小的性命都捏在东家手里。
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
经营了三年,也经历过不少坎坷,孟晚能将清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