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照磨(3 / 4)
几天休息好,人又精神起来了。
孟晚陪着她四处逛,边介绍里面的院落景致,“这回咱家换的宅子大,光靠黄叶和秋色不得把他们累个好歹的?买了八个做粗使活计的,其中四个跟着秋色在门房前院,四个跟黄叶在后院管家里灶房和采买。”黄叶和秋色两个也算得上宅子里的小管事了。
“你说的也是。”但常金花还是有些不习惯,“我看灶房里也有个年轻媳妇儿?”
“我花钱雇的。”
孟晚指着外头的烈日,“这天气你还有心思往灶房钻?”
常金花:“那我干啥?”
孟晚将她推送到自己屋子,“娘你先好好休息,过了这个难熬的夏天,你想做什么我帮你找铺面,苗家的铺面我还没找呢。”
常金花反过来叮嘱他,“你也是,今年气候这么热,少往外跑,多在家歇歇。”
孟晚弯着眼睛笑,“知道了,我看看家里还添置什么东西。”
刘知府上任走后将贵重东西都带走了,他家夫人是个精打细算的,大部分大件的家具也都带了去,留下些东西也不算好。
孟晚捡能用的叫人搬去前院,等苗家宅子修建好了给他们搬去用。自家的床和衣柜、屏风等要去木匠铺子买新的,没有现成的就交了定金重新打,他钱给的痛快,
宋亭舟这几日没有正式上衙,带着孟晚两人忙着给家里添置物件。
“这几年虽然有一半的钱投到县衙修路上面去了,但家里如今还是攒下了两万六千两白银。等藕粉做出去,利润会更加喜人,咱们也买上两样好家具撑撑场面?”孟晚走在树荫下,扇着扇子和宋亭舟说话。
藕粉他定义的是中高端食品,让三叔包装一下卖到外面去。
还是和甘蔗一样,他不多赚,尽量以种藕田的农户尽快脱贫。
宋亭舟都不知道他家家底现在这么丰厚,一时间有点愣神。
“你做什么这样傻傻的看我,娘手里还有一笔小金库呢!”孟晚好笑的看着他。
宋亭舟笑的有些无奈,“从前读书就是靠夫郎和娘,没成想做了官,家里还是要靠你们撑着。”
孟晚主动环上他半边的胳膊,“夫君不高升,我和娘再能赚钱都守不住,咱们家里正正好好,缺了谁都不行。”这个时代里女子和哥儿的处境是艰难的,若是宋亭舟只是一介白身,那他们最好的结果就是在昌平卖卖豆腐,做做油果子。
宋亭舟握着他的手温柔回视,“晚儿说的在理。”
他们刚从一家木匠铺子里出来,后到专门卖瓷器的民窑街走去,挑了些漂亮的陶瓷碗、陶瓷盘子和罐子等,付了钱让小二送到新宅里。
过后又从陶瓷铺子的掌柜口中,打探到专门贩卖织物与布料的地方,一个叫吉祥街的街道。
听说这条街的街头和街尾各开了一家染坊,使得周边聚集了众多颜料商行、布坊、成衣店等。
他们过去买些窗帘和帷幔,顺带逛逛街,等宋亭舟上衙,他们便又开始忙了。
进入吉祥街,里头确实热闹非凡,但人多是非就多。西梧府以前因为黑叶县的荔枝和沙坑县的橘子,算是岭南各府排在前头的其中一个。
能定居在府城里的都是小有资本的人,三三两两上了岁数的大婶,为主家置办物什的丫鬟小厮,站在铺子门口绕价的摊贩等。
宋亭舟和孟晚进来后,总有那么三两道目光瞥过来,或是好奇、或是惊艳的打量,但最多的却是鄙夷。
“光天化日的,这天还没黑呢,就当街拉上手了?”
“真是不知羞耻,长得那个狐媚样子,不知是哪个窑子出来的呢!”
“窑子里的?我看不像吧?”
“说不准,不然谁好人家的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