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探望师父(3 / 4)
在当地。
孟晚不是太饿,只喝了一碗粥和一角饼就放下了筷子,“便是耿妈妈不在也该买个丫鬟回来伺候,别的不说,做做饭也是好的。”
不然俩人这么大年纪还自己独居,怪让人担心的。
项芸吃了口用油酥烙出来的饼子,往常只觉得早上吃略显油腻,今日却吃了一块半,剩下半块吃不下,随手扔进老头子碗里。
对小徒弟关心的话语,她眼神柔和,“不必担心,族中有妇人来给我们做饭,时时过来照看。”
只是她起的晚又好面子,怕人发现了,所以平日早饭都是糊弄,多是林易起来煮些米粥。
正说着,果然有两个三十多岁的大嫂提着菜肉过来,见有客在用饭也没打扰,径直进了厨房。
过了会儿见他们吃完了饭,利索的收拾了饭桌。
林易又嘱咐她们到集市上再多买些菜回来,晚上多做些饭菜招待客人。
饭后孟晚、宋亭舟和老两口说了到盛京这一年发生的事,又告知了被派到岭南的原因。
林易在翰林院任职多年,历经两任君王,也算得上是天子近臣,更比宋亭舟了解盛京情势。
“外放出来也好,京中情势混乱,陛下有心整治世家,早就有先拿吴家开刀的意思,便是你考中了庶吉士,我也是会让蓉儿替你运作外放出来的。”
只是没想到会是岭南。
孟晚想到师父项芸的出身,“那项家……”
项芸又恢复了端庄的样子,顶着一头梳的一丝不苟的银发说道:“项家家主是个精明的商人,等吴家真的败落了,他自会知道如何选择。”
项芸准确来说算不得项家主支,林家说好听些一门三翰林,可林易之父四十不到,坐到翰林院的五品官就殁了,林易自己也没有儿子林苁蓉的官职高。
可以说林苁蓉如今才是林项两家最顶尖的官身,他在项家是有一定话语权的。
但项家在江淮一带盘踞多年,盘根错节,轻易不得抽身,若真有一天项家要被清算,林苁蓉大概率会舍弃项家,端看项家家主如何抉择。
孟晚见项芸不像是对家族感情羁绊深厚的样子,心中松了口气。
党皇一派大家不敢随意讨论,孟晚在林家村又陪了师父几日,多是讨论书画之道。
“你画作自成一派,我已经没什么可教你的了,只是见你如今作画行如流水不见顿挫,可是找到了画心?”项芸见孟晚面前的一幅扬州初雪图,线条流畅大胆,逸趣横生,仿若将那一场薄雪凝于尺幅之间,神形兼备,可称上品。
孟晚提笔用行楷在空白处写上画作主题、日期与他清宵居士的大名,再把自己的小章拿出来按在名字下面,轻轻吹了吹。
“徒儿大致明白了画心之说,只是尚未摸透。”
项芸欣慰的看着他,“你尚且年少,不必心急。”
孟晚好奇的问了句,“师父是多大找到自己画心的?”
这似乎是个非常久远的话题,项芸思索片刻才不确定的说:“十四五岁吧?当时我还未成婚。”
“……”
孟晚无话可说,也许这就是天才和普通人的壁垒。
他的心太乱,装下了太多杂事,远没有项芸纯粹,所以对方才是真正的大家。
三日后孟晚告别师父师公,再次踏上路程。
聂知遥的话一语中的,大年三十他们果然是在路上度过,彼时他们已经快到西梧府境内了,众人在一个小镇的渡口上卸下了行李,接下来要走陆路。
年节后四处都在放爆竹,这座偏远小镇也不例外,镇上的人说着令人费解的浓郁乡音,穿的服饰也和北地大不相同。
宋亭舟在码头租了几辆马车,结果当地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