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宁国府的愁云与荣国府的烟花(2 / 2)
这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
那匾额,是前朝皇帝御笔亲题;那对联,是书法大家真迹。
处处都在诉说着四个字:“我!
们!
阔!
过!”
这场祭祀,流程复杂,仪式感十足,每个人都是最好的演员,表情管理完美。
想象一下,一大家子人,心里可能各自想着年终奖、新衣裳、晚上吃些什么,面上却都是一副“祖宗在上,我等不胜惶恐”
的虔诚模样。
这演技,不去拿个小金人,真是可惜了。
熬过了严肃的祭祀,终于迎来了喜闻乐见的元宵团建!
荣国府大厅里,贾母亲自坐镇,举办元宵夜宴。
霎时间,画风突变!
从刚才的“历史正剧”
频道直接切换到了“大型综艺晚会”
现场。
台上请了当红戏班,唱念做打;台下贾母带着儿子媳妇、孙子孙女们吃吃喝喝,说说笑笑。
我们的“团宠”
贾母今天特别高兴,她大手一挥,开始了“撒钱”
模式!
看戏的小演员们表演得好,“赏!”
;伺候的丫鬟婆子们辛苦了,“赏!”
;就连路过门口的小猫小狗,估计都能得个红包。
总之,现场气氛热烈到了极点,仿佛白天那个为钱愁的贾珍只是个幻觉。
然而,在这片欢乐的海洋中,总有几个“不合群”
的灵魂。
比如我们的文艺青年宝玉,他就受不了这种过于热闹的社交场合。
中途就溜号回了自己的怡红院,结果撞见鸳鸯和袭人两个丫鬟正对着鸳鸯母亲的牌位说悄悄话呢。
这边是集团总部锣鼓喧天,那边是分公司角落默默伤感,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比啊!
宝玉心想:“还是我这里清净,适合思考人生。”
而台上唱的戏,名字叫《西楼会》,讲的也是才子佳人的悲欢离合,隐隐约约好像在暗示着“繁华易逝,好景不长”
。
所以,你看这场元宵夜宴,像不像公司年底冲业绩成功后,老板掏钱请大家去最贵的ktv狂欢?表面上人人都在嗨,歌声笑声震天响,但有的人是真开心,有的人是强颜欢笑,有的人在盘算明年怎么办,还有的人已经在角落里点了一《我不想长大》。
夜深了,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出最后的光芒,然后悄然消散。
贾母倦极了,却还强撑着笑脸,看着儿孙们嬉笑打闹。
她知道,这样的团圆时光,过一日便少一日了。
宝玉独自站在廊下,望着天边那轮明月,心中涌起无限感慨:“明月啊明月,你可知道人间的烦恼?为什么欢乐总是这般短暂,而忧愁却如影随形?”
凤姐在一旁数着今日打赏出去的银两,心里盘算着来年的开销,脸上的笑容渐渐黯淡下来。
只有黛玉,静静地坐在角落,看着这一切,眼中含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她轻轻吟道:“烟花易冷,人事易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个元宵夜,就这样在欢声笑语与淡淡愁绪中,缓缓落下帷幕。
而明天的太阳,依旧会升起,照在这座深深的宅院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