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琉璃世界冷月情迷 大观园诗谜医闹记(1 / 2)
腊月寒天,北风似一把无情的剪刀,将大观园的姹紫嫣红都剪作了冰绡碎片。
廊下那只巧嘴鹦鹉冻得直哆嗦,连声唤着:“冻煞我也!
冻煞我也!”
竟将素日里“姑娘来了,倒茶”
的殷勤话儿抛到了九霄云外。
暖阁中地龙烧得滚烫,姐妹们裹在织金斗篷里,只露出一双双秋水明眸,倒像是端午时节裹得严严实实的香粽,偏生眼波流转间俱是灵慧光辉。
忽见湘帘卷起,薛宝琴踩着满地碎琼乱玉走来,怀中抱着的诗稿映得她娇颜胜雪。
这姑娘原是见过大世面的,随父亲走遍四海三江,见识过的奇景竟比刘姥姥尝过的咸盐还多几分。
此刻她唇角含春,眼波里漾着三分矜持七分俏皮,声音似莺啼出谷:“好姐姐们,我新作了十怀古诗,特来请诸位品评指教。”
话虽说得谦逊,那眸子里的星光却明明写着“快些夸我”
四字。
探春接来一观,当即击节赞叹:“琴妹妹这诗!
比那抖音上的网红不知要高明多少倍!”
黛玉纤指抚过诗笺,细细品读时连呼吸都放轻了:“每皆暗藏玄机,竟将日常物件化作诗谜,这般巧思比红楼好物节还要惹人惦记。”
宝琴这十怀古诗自《赤壁怀古》至《梅花观怀古》,将万里山河都收进字句之间,惹得姐妹们争相猜度,暖阁里霎时变作《最强大脑》的绣楼版。
待读到《蒲东寺怀古》时,宝钗忽然蛾眉紧蹙:“妹妹且住,这诗里写的莫不是《西厢记》那般禁书里的故事?若教老太太知晓咱们看这些,月钱怕是要扣去大半!”
宝琴眨着澄澈的眸子,委屈得似沾露芙蓉:“姐姐多心,明明写的是古寺风光,哪来的才子佳人?”
黛玉立即声援,捂着心口轻咳:“宝姐姐也太草木皆兵,看什么都是风月故事”
那弱柳扶风的姿态,分明又是“我病故我在”
的招牌模样。
探春忙打圆场:“咱们还是猜谜要紧,我看《赤壁怀古》必是蚊子灯!”
湘云跳起来反驳:“分明是暖锅子!”
姐妹们争得面泛桃红,暖阁里莺声燕语几乎掀翻屋顶。
最后还是凤姐闻声赶来,一句“再闹就扣你们年终赏银”
方才镇住这场文坛风云。
却说宝玉晚间回到怡红院,但见晴雯窝在锦被里瑟瑟抖,芙蓉面烧得通红,竟似煮熟的虾子一般。
麝月急得团团转:“明儿还要给老太太请安,这可如何是好!”
宝玉伸手一探晴雯额间,那热度简直能煎熟鸡蛋,当即慌得声音都变了调:“快请太医!
请最好的太医!
账房支银钱不必吝惜!”
深更半夜的太医院只剩胡太医当值。
这位胡太医来历非凡,人送外号“胡一刀”
,只因他开的方子吃下去,离见阎王只差一刀。
只见他迈着四方步进来,眼睛长在头顶上,三根手指搭在晴雯腕间时,摇头晃脑的模样倒像在听hiphop乐曲。
“此乃风寒外袭,内热炽盛。”
胡太医捋着根本不存在的胡须,“待老夫开一剂猛药,管保药到病除。”
宝玉凑前看那药方:麻黄、枳实、石膏这哪里是治病分明是配炸药!
“先生且慢!”
宝玉急忙阻拦,“这般虎狼之药,她弱质纤纤如何消受?”
胡太医拂袖不悦:“小公子岂可质疑老夫行医三十年的经验?”
“是三十年从未失手,还是从未失手过?”
宝玉小声嘀咕着,忙让麝月包了三文钱红包送客,另附字条:“悬壶济世非儿戏,劝君改行积阴德”
。
↑返回顶部↑